谁都知道进厂上班好,虽说大集体的企业比不上国企的待遇好,可再怎么样,也比下地挣工分强啊!
“我……我没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你现在不就是在逃避集体劳动,拒绝并且抵触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吗?”
一顶大帽子扣过去,孙良元这下彻底没话说了,可让他就这么走了,又实在不甘心。
地里的活,尤其是插秧,他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
这几天干下来,腰都快累断了。
想到未来要常年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就感觉很绝望。
“没话说就哪凉快哪待着去,让你们干啥,就干啥!还挑肥拣瘦的。”
李天明可没时间安抚这些知青的情绪,早晚都要返城的人,还不值得他多费心。
见孙良元等人还不走,一旁的李学庆不耐烦了。
“咋?还没完了?村里啥事都有安排,啥时候轮到你们做主了?不愿意上工,就去睡大觉,到了年底分不下口粮,饿死活该。”
呃……
这话说得就有点儿过头了。
不过,李天明也没拦着,李家台子对待知青已经够好的了。
不折腾他们,不扣他们的口粮,还想咋滴?
干活哪有挑三拣四的。
嫌地里的活累,要不要把村主任的位子给他干?
面对李天明,孙良元还敢争辩几句,可对上李学庆,他本就不多的那点儿勇气立刻就消耗殆尽了。
当初,他可是亲眼看到,这个李老浑子把县革委的白副主任骂得狗血淋头,连还嘴都不敢。
他们哪敢执拗,来村里这段时间,也从老知青的口中听说了不少李老浑子的光荣事迹。
不光骂人厉害,脾气上头,直接动手。
五个新来的知青灰溜溜的走了。
“咋还少了一个。”
李天明也看出来了。
“那个姓靳的女知青没来。”
“还行,总算有一个懂事的。”
既然是个懂事的,就该表扬。
“等插完秧,让那个姓靳的知青去养殖场。”
电风扇厂的用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