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张纸,就能赚来钱?”
李学庆拿着那张条子,感觉有点儿恍惚。
“您不是都看见了嘛!”
李天明这一趟整整出去了三天才回来,从市物资局拿到的定金,其中大半被他支付给了钢铁厂和电机厂。
此外还委托物资局采购了一批接线插头、电路板,以及其他的配件,最后带回村里的只剩下了两万多。
“那这笔买卖,咱们村能赚多少?”
“保守估计,能剩下十来万!”
“多少?”
李学庆听得一惊,去年养殖场也赚了不少,可那是全部的营收利润,现在只这一笔就能赚十来万,要是再多来几笔的话……
别说家家户户盖砖瓦房了,就算李天明住的那种四合院,也能住得上。
“天明,这钱……太多了吧?”
李学庆又不踏实了。
穷日子过惯了,这两年突然过上了好日子,兴奋劲儿一过,他就开始变得患得患失。
总怕这种好日子有一天又过不下去了。
“叔,日子就应该越过越好,钱也应该越赚越多,现在有市里支持,咱们怕啥?”
不光是市里支持,王作先虽然没明说,但李天明能感觉到,单单市里支持,还不足以让电风扇厂这个项目推进得如此顺利,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力量在推动。
具体是哪方面的,李天明不敢想,也不愿意去想。
他只需要知道,现在所做的一切,在某个层面上有背书,这就足够了。
“行吧!你大胆的干,出了事,我兜着!”
李学庆也豁出去了,他不懂政策上的那些大道理,但他明白,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有奔头了。
“接下来咱们干啥?”
“招工!就按之前说好了的,符合要求的,每家每户出一个人,已经在养殖场上班的,就不从这家挑了,招工的标准不能是壮劳力。”
之前两个人合计过,按照这个标准,村里差不多能有不到一百人,再加上那批知情,凑够一百零五人。
“等今天收工,我就广播。”
村里已经开始插秧了,这段时间忙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