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商量完,李天明回到家收拾了一下,就去了地里。
种水稻,最累的就是插秧。
几天忙活下来,能把腰给累折了。
“全体社员注意啦,全体社员注意啦,各家各户……”
正准备收工的乡亲们听到广播,知道电风扇厂这是要开始登记用工了,此前开过两次村民代表大会,关于用工的章程已经定下了。
当然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毕竟全村现在300多户人家,招工的名额只有105个,其中知青还要占17个,剩下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家庭能得到一个指标。
虽说进了电风扇厂,农忙的时候,还是要上工,可不管咋说也比挣工分强。
为了这个,不知道有多少人找到李学庆闹腾,可最后还是被他给压了下去。
村里人有意见,知青们的意见也不小,特别是那些刚来的。
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这次电风扇厂用工,新来的六个知青是没资格的。
“凭什么啊?难道我们不是知青?”
刚回到知青点儿,孙良元就发起了牢骚。
这几天忙着插秧,知青们一个个的也都累毁了,老知青还好,最少也经历过一次了,可新来的知青每天收工,累得趴在炕上都不愿意起来。
早就知道了村里在建电风扇厂,孙良元他们这些新来的知青也都在盼着呢。
可到头来,居然没有他们的份。
巨大的心里落差,让他们如何接受得了。
“就是啊!之前建厂房的时候,我们又不是没出力,同样是知青,凭啥你们能进厂,我们就不能!”
牛建邦也跟着说道。
其他几个虽然没说话,但表情也写满了失望。
谢建设被缠得心烦:“你们和我说有什么用?又不是我能决定的!”
孙良元还是不服气:“可你至少应该为我们争取。”
哈!
谢建设被气笑了,连他们的名额都是通过宋晓雨求来的,再为新来的知青争取。
那叫得寸进尺!
说不定连他们的名额都没了。
村里为了进厂的名额,明里暗里的不知道打了多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