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我为天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章 未来的改革先锋(2/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就好比,当初朝廷下旨意建立京城和南京大学,本意是想培养一些不一样的人才,或者说是培养一些对改革有帮助的人才,可是在我看来,现在的京城大学,眼前背离了当初办学的初衷,现在完全沦落为儒家的另一个形式的存在,甚至成为了各方势力角力的地方,这种情况很不好,对大明的发展很不好啊。”

    朱由校感叹的说着,张波和马士英聚精会神的听着,时不时的点头附和着。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好,这句话说的真好,言简意赅啊!朱公子真是大才,在下佩服。”张波一脸认真的看着对面高谈阔论的朱由校。

    “那张公子对你祖父的改革成功的要诀了不了解,张公子不妨大胆的说一说。张公子放心,今日这话,出之你口,入之我耳,除了房间里的这几个人,旁人不会知晓的。”朱由校淡淡的说着。

    张波看对方明显不是一般人,甚至心里都有了大胆的猜测,毕竟之前市井的传言可不少啊,现在说不定就是自己的一个重要的机会。

    张波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一脸坚决的说道,“就像朱公子刚刚说的,也就是务实和务虚的说法吧。

    祖父大人早年浸润佛学,沉迷于“务虚”,常常从万事万物中去感悟佛理。由于王阳明的心学在某种程度上与佛教思想相重合,加之入仕之初受到心学门人徐玠的提拔,所以当祖父大人接触到心学之后,立即为其所吸引,他一度认为心学是孔子之后唯一的“真正学问”,曾作文道:

    “学不本诸心,而假诸外以自益,只见其愈劳愈敝也矣。故宫室之敝,必改而新之,而后可观也; 学术之敝,必改而新之,而后可久也。”

    同时,祖父大人所交好的官员大多是心学门徒,如聂豹等等。

    随着官场经历的不断丰富,祖父大人逐渐从一个“书生意气”的青年学子转变为职业官僚。他不再纯粹沉迷于学术理论,而开始更多关注明代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他发现,大明帝国之所以江河日下,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知识分子阶层开始“务虚”。科举制度之下,知识分子是官员的人才储备库,而官员相比于读书人,更应该关注实际,而不是整日夸夸其谈,读书思辨。但此时,王阳明的心学已经广泛传播,对学界的风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