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和马士英跟随朱由校来到京城大学校外,在隔壁街口的酒楼的二楼,提前过来的护卫已经定了一个包间。
朱由校落座后,邀请两人入座。
“这位兄台,不知阁下是何方人士?”张波疑惑的问道。
“在下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昨日碰巧听到阁下的高论,回去之后思考了一整晚,本人对阁下的观点甚是赞同。不成想今日又偶遇张公子,俗话说相请不如偶遇,张公子觉得呢?”朱由校看着两人,一脸笑意的说着。
“既然是同道之人,那朱公子又何必遮遮掩掩呢?朱公子出入有护卫相随,气度不凡。举手之间尽显贵人之气,这样的普通人可不多啊。”
“呵呵,张公子好眼力,只是在下暂时不能透露身份,还望张公子多担待。你只需要知道,本公子对你无害便可。”朱由校淡淡的说着。
“昨日听说张公子乃是万历首辅张居正,张大人的子孙,不知张公子对张大人的人生有何看法?”朱由校看着张波,一脸笑意的问着。
张波听了之后,一脸谨慎的模样,思索了片刻后,这才悠悠的说了一句话,“祖父大人是有功于大明的!”
朱由校听了之后,点了点头。看着张波此刻还是满怀戒备的样子,知道对方不可能一下子透露内心的想法。
“在我看来,张大人不仅仅是有功于大明,张大人可以说是为大明王朝强行续命,为大明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立下汗马功劳啊。”
朱由校的话,让张波和马士英呆住了。这么多年,没有人敢这样大张旗鼓的说出这样的话。如果两人知道这是大明天启皇帝的评论,那将会更加惊慌,甚至会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
朱由校停顿了一会儿后,继续说道,“张大人当时最大的功劳就是让大明的学子,大明的人才学会务实。他否定了王阳明的心学,纠正了王阳明的心学带给整个学界的虚无风气。
当时学子都是眼高手低,只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然而,自己亲自做的时候又找不到入手点,只会白白浪费时间,误解朝廷的政策。
张公子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在我看来,王阳明的整个学说实质上建立在纯粹意识活动的基础上,与实践完全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