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们不再脚踏实地,而是热衷于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书院逐渐沦为读书人“清谈”之所。
这些人进入仕途后,把那套务虚的风气带到了官场,朝堂之上大家开始以道德标准代替职业能力作为评判人物的尺度;官员的奏章字数越来越多,提的意见越来越天马行空,不切实际,根本无法落实,他们也不会去落实。祖父大人对这一现象深恶痛疾,在《陈六事疏》中曾经重点提到了“核名实”和“省议论”,表达了他对务虚之风的厌恶。
万历皇帝继位后,祖父大人担任内阁首辅,由于皇帝和太后的信任,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祖父大人刚开始重点整顿经济层面,执政后期,开始严厉地整顿学风。
首先,毁禁了天下所有的书院。虽然有一刀切的嫌疑,但鉴于天下大多数书院都讲授王阳明那一套,他为了绝后患所以全部关停;同时,重申了程朱理学不可撼动的地位,要求所有教学场所必须严格按照太祖洪武皇帝定下的规矩教授程朱之学;此后,他将自己与心学做了切割,在王阳明从祀一事上,祖父大人屡屡推诿,这成为他与心学彻底决裂的前兆;最后,他将屠刀挥向了自己曾经的“同门”心学弟子,无数官场的心学门徒遭到打压,甚至有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祖父大人的一顿重拳出击下,务虚的学风逐渐向“崇实”转变。但可惜的是,学风整顿仅仅过去三年,祖父大人便撒手人寰。由于生前树敌太多,所以祖父大人去世后,我的家人遭到全盘清算,他的改革措施和成果也付诸东流。
因此可以说,全盘否定并禁止王阳明心学的传播,是祖父大人改革能取得成效的关键原因。”
听了张波滔滔不绝的说辞后,朱由校满脸笑容。他知道自己后面改革的领头羊出现了!朱由校预感到,面前的张波将会是自己以后实施改革、中兴大明的绝佳助手。
“好,好啊,你很不错。”朱由校情不自禁的夸奖道。
这时候,门外响起了几声敲门声,酒楼要准备上菜了。
片刻之后,朱由校盛情的邀请张波和马士英享受眼前的美食。三人在吃饭中间,聊的也不亦乐乎,朱由校对眼前两人越来越有好感了。
酒饱饭足之后,朱由校起身,带着两人回京城大学。
进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