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她和秦靖吐槽,对方很无奈:“亏你还是个学历史的,怎么这都看不明白。”
阮伊人也是想了很久才明白,古人烹制佳肴的方式有很多,但大多都遵循本味,讲究一个自然。如猪杂粉这种用骨汤做底的,还加入各种调好味道的猪杂可是都一次见到。就连那浓郁的汤汁,都令人心驰神往。
头一个进来,紧随其后又进来的是几个熟脸。
那个叫林旭的,可是她这里的熟客。进门后,就直接要了一碗粉,而自己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掉渣的烧饼。
阮伊人看到他一套熟练的动作,笑了起来。
“郎君这是没用朝食?”
“唉……”他一脸苦涩摆手:“不要提,不要念,我苦啊。”
他身后的损友叫欧飞的,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背上,笑嘻嘻对阮伊人说:“他家的朝食又做糊了。我在隔壁就闻着不知道谁家的锅底烧漏了,他还肯吃下去。啧,是个狠人。”
欧飞住在林旭隔壁,两人一起长大,是关系很好的玩伴。
阮伊人也就明白了,林旭的家人不擅庖厨,能把饭做熟已经不容易了。
欧飞叫了声:“阮娘子,那案板上是什么?锅里的呢?”
阮伊人笑盈盈的介绍:“家里新做的豆腐,味道很好。买回去随意煮汤也好,凉拌也成。要不要来一块尝尝?”
“我家人不在,我可不会做。”
欧飞刚拒绝,阮伊人就端出一碟酱料。
“新推出的拌豆腐,不如尝尝?”
一块豆腐太大,一个人可吃不完。便分成四块,又搭配了酱料来卖。但卖的价格,比半块豆腐不知道贵了多少。
但是肯花钱买这个来吃的,可不在乎那一个两个铜板。
当即就点了一份,品尝味道后满脸赞叹:“自从有了阮娘子,才知道何为美味。”
把阮伊人逗得笑个不停,这人得亏是个正经人。不然这油嘴滑舌的,也不知道要骗倒多少小娘子了。照他这么说,齐州城里可就没个好吃的。也不怕被哪家食肆的老板听到,偷偷给他套麻袋。
拌豆腐的酱料有两种,都是咸口。不过一种辣味,一种咸鲜。
酱料不难,就是用自家下的酱加了其他的调味料又煮过一次。炖鱼的时候很好,拿来蘸着豆腐吃,更是一绝。
豆腐寡淡,与任何食材都相容,一道调制的蘸酱直接改变特性,变成一道崭新的美味。
“等到了夏天,这绝对是一道最受欢迎的小菜。”欧飞抹了抹嘴,很诚恳的建议:“要是有一壶小酒的话……”
“我这可是食铺,又不是酒家,郎君可不要看错了。”
时下卖酒也需要‘营业执照’,如她这种食铺,客人甚至都不能坐下来小酌。因为,律法不允许。律法有规定,贩卖酒水的地方需明示,以免有人误入。而且卖酒水的地方,不许与住家毗邻。
阮伊人心想,这条律法的出现,倒是直接奠定了酒吧街的雏形。
欧飞也随口说一说,被阮伊人轻声呵斥,还故作难过。
“唉,看来得以后躲在家里偷偷喝。”
林旭正在嗦粉,便扫了他一眼,冷哼:“可不要又跑到院子里又唱又跳,再被巡察官差抓了去。”
看来这位欧同学的酒品可不大好啊。
说话间,太阳已经升的老高了。
知道食摊更改地方的食客们也循着香味儿找到了无名小店,还有几个人信誓旦旦:“我之前就走过几次,看到这家店装修。你看,果然是这儿吧。”
敢情还有人提前踩点的?
阮伊人一边听着,手下的动作也没慢着。因为有了店面,店里用的锅子比以前大了许多,能够接待更多的客人了。
不少人在品尝了钱氏做的豆腐,都说好。
有几个住在这附近不远处的,还买了豆腐回家。
除了豆腐,还有豆腐皮。阮伊人告诉他们用酱伴着小葱芫荽等,就很好吃了。要是乐意,还可以把芽菜做熟卷进去,像蒸饼那样吃。
因是头一天开业,钱氏没敢做太多的豆腐。
最后豆腐倒是卖了个精光,豆腐皮还剩一些。
且不是做朝食的,豆浆也剩了小半。
不过后来阮伊人为了让食客们尝味道,将豆浆半送半卖。
“大家好像不太喜欢豆浆……”钱氏一叹,有些失落。
“豆浆搭配糕饼,馃子合适,这会儿又是汤粉的,难免吃不下。不过我已经和王奶奶家说好了,每日给她家送一桶过去。”
“王奶奶?”钱氏一怔:“街上做烧饼那家?”
“她家只有烧饼,要做别的粥水配搭,又很麻烦。我给二姐送饭的时候,给她拿了豆浆品尝。觉得味道好,就想要订一些。不过说好了,要咱们煮熟的。”
钱氏没料到阮伊人只出去一趟,就把她担心的事儿轻轻松松的解决了。
“娘好像什么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