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阮伊人就开始忙碌。
看今日的情形,明天可有的忙了。
秦靖写给她的这份食单,上面囊括了不少小菜及小吃,非常符合她现在穷困买不起食材也租不起摊位的窘境。
窝头配粥也好,久了也要让吃腻的。
钱氏已答应她明日陪她同去,阮伊人这才打算另做两样新品。
蛋花汤好说,这个只要不是厨艺黑手,失败的几率不高。
蛋是家里的母鸡下的,味道好也没有蛋腥。因冬季缺少蔬菜,她就用韭菜和白菜、胡萝卜做点缀。
和她熟知的历史不同,这个时空的历史杂糅了太多。也没有具体史料记载,胡萝卜是从什么时候传入中原。以至于阮伊人都怀疑,是不是有一位热爱美食的穿越前辈,才弄来这么多来之不易的植物种子。
橙红的胡萝卜丁点缀在淡绿色的菜叶间,随着勺子的拨动,与金黄的蛋花混合在一起。再撒入一把切得碎碎的韭菜,香气就涌了上来。
取玉米面与麦粉混合,充分吸收水分后揉匀摆在一旁饧面。同时用切碎的酸菜,加上少许肉馅,混合了韭菜与鸡蛋,最后浇上一勺滚烫的热油后拌匀。这时再加入调制的香料粉,以及珍贵的酱油和香油。
柔软的玉米面团揉成条,切成一个个大小合适的小剂子,擀成皮,包入馅料,捏成饺子型。上汽后,大火蒸制,一盏茶时间即可。
秦靖耐心,裹着她的小手教她一个个的捏饺子。
做好的饺子也不急着蒸,而是拿去外面冻结实,等明日拿到市集再开火。
至于蛋花汤,倒是让大家都尝了新鲜。
不过引来吴氏趴在厨房门看了半天,最后被钱氏一嗓子赶回去,并悄悄让他们栓好门。
儿子和儿媳认真努力为这个家赚钱,钱氏欣慰不已,哪能让吴氏打扰。至于两人做什么,又弄坏什么,倒是一点都不关心。孩子嘛,总要有个尝试的过程。
“娘可真开明。”
秦靖挑眉:“你已经习惯了这个身份。”刚开始她还小心翼翼不与秦家人过多接触,甚至会提醒他小心行事,现在倒是行动自如,一副自己就是秦家小媳妇的模样。
阮伊人自然也懂,笑嘻嘻的捧着个包的很不错的饺子给他看,带着点撒娇又抱怨的意味讨好:“谁叫我嘴巴笨,人也笨,也就一张脸长得美丽又可爱。娘又天天狂吹彩虹屁,一不小心就习惯了呗。”
倘若她身后要是有条尾巴,还不得上天?嘚瑟的小模样,惹得秦靖很想呼噜一下那头乱毛。无奈他手里还有面皮,只能在心里想一想。
“行吧。”秦靖冲阮伊人点了点头,“和秦家人搞好关系也没错。”
备下的红泥炭炉倒是不够用了,明日还得去买两个。
阮伊人在心里计划着,和秦靖将玉米饺子做好,洗干净手后仔仔细细的为双手涂上手霜,在炉子旁烤了一会儿火,等油脂浸入,这才拿布巾将手指擦干。
秦靖好奇,却见她拿出一块帕子,又取了一个绣绷。帕子绷紧,这才开始挑绣线。
“这是在做什么?”
“上午去卖朝食,中午下午就没事做了嘛。现在正好是冬天,也没农活,干脆就买些绣线来,绣几个帕子去卖。”
因做帕子的是最普通的白绫布,又无暗纹,质感柔滑却又过厚重。这种布料若做帕子,也是给寻常女儿家使唤,倒用不上多好的绣线,只采了棉线。
要想图案生动,绣线上就得琢磨功夫。一股码好的棉线,还要分作细线才能在布面绣制。刺绣用的绣布,绣线,色彩明暗变换,都会影响成品的最终效果。
一些较为细致的图案,若用了比较粗的线,最终的成品也会显得笨拙。所以,绣线中棉线为普通,桑蚕丝为上品,甚至用金银线绣也不算罕见。
棉线本就不如蚕丝细致,一股分作六股已是极限,而平常人绣制时多是分成两股线。
普通农家缝衣纳衫,用不着多么精美的绣花。爱美的女儿家在袖口衣襟裙摆刺绣,也不见得多么精巧。
毛笔在布勾勒图案,不过寥寥数笔,就画出一朵盛放的芍药。又见一笔,一朵蝴蝶跃于布上。
绣花针穿针引线,在布上穿梭,芍药的雏形一点点明晰。
阮伊人绣的又快又好,倒似做惯了似的。
秦靖在一旁托腮看着,而后笑笑拿着纸笔抄书去了。
这让早就准备好一番说辞,就这么憋在肚子里用不上。阮伊人本来还想,要是秦靖出声问,她就说历史系为了复原文物,就是师兄们都能捻着针戳几朵蝴蝶出来。
可他又不问,倒弄得她心里忐忑,不知道这人究竟打着什么主意。
她时常忘记秦靖是个什么性格,总觉得他性情温和。可性情温和,就做不了秦家家主。
等她绣了半朵芍药,那人淡淡开口:“我缺个荷包。”
语气之平静,表情之淡然,让阮伊人差点没绷住。明明和她讨要东西,他究竟是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