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啊?若霍公在营中,必不会如此用兵!”
“你敢质疑本帅的领军之权?”李三娘咬了咬牙,从齿缝间迸出一句话来,虽然声音不大,却透着浓浓寒意。
“不敢,”何潘仁弯腰拱手,答道,“但事关数万将士的性命,属下不敢不说。”
“征战必有牺牲,你是行伍老将了,这个道理难道不懂?”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作无谓的牺牲,属下不敢苟同!”
“放肆!”李三娘厉声喝道,“我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见,而是在给你下达军令!”
见军帅动怒,马三宝、秦芯儿、向善志、岑定方等将领连忙站起来,弯腰拱手,异口同声地说道:“殿下息怒!”
“忠言逆耳,殿下难道忘记当年的渭水之败了吗?”何潘仁不依不饶,高声说道。
当年在关中的渭水河上,李三娘派义军截击隋朝左翊卫大将军阴世师,不想对方早有准备,义军惨败,伤亡数千,此战成为李三娘领军以来,为数不多的败绩。
跟随李三娘多年的军将们都知道,渭水之败是女军帅心中的一道伤痕,这么些年来,谁都不愿去提及,生怕伤了她的心,不想这道伤疤今日还是被何潘仁给撕开了。
此刻,在渭水河之战中险些丧命的郝齐平却神色平静,他既没有站起来劝慰女帅,也没有阻止何潘仁说话,只是捏着手中的那柄折叠小扇,眼珠来回转动,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看看那个,似乎眼前发生的一切与自己毫不相干。
“渭水之败又如何?”只见李三娘眼帘一垂,杏眼眯成缝儿,睨着何潘仁,“没有渭水之败,岂有日后的长安大捷?”
“既如此,何某无话可说,只可惜那红墩界的故垒之下,又多了些孤魂野鬼!关中的千家万户中,又多了些孤儿寡母!”
“何潘仁,大战在即,你敢沮我军心?军法何在!”终于,李三娘忍无可忍,双眉倒竖,杏眼一瞪,“啪”地一拍案桌,喝道,“来人呐,褫夺军袍,把何潘仁拉下去,斩首徇法!”
两名腰圆膀阔的卫士听命而入,冲入帐中,三下五除二便夺去何潘仁的头盔与战袍,然后反剪双手,押着他准备推出帐外。
“殿下息怒啊!”
“殿下,何将军不可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