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高攀了?
李氏忙问:“老头子,你说书香门第,这真的假的?”
顾谛暄半点都不喜欢被自己女人质疑的感觉,可他也知道自己刚说的还是太令人意外了。
“是真的,人家哥哥父亲祖父都是秀才,连侄儿都已经在准备明年下场考童生了。”
顾启琮听了这话都忍不住惊叹。
一家子的秀才,也是厉害了。
有些人穷极一生都不能考个秀才,没想到那家连侄子都要考童生,说不准长江后浪推前浪,到时能考个举人回来,那就真的光宗耀祖了。
“这么厉害!?”李氏惊呼:“一家子的秀才,怎么相中阿理的?”
林氏听着这话,心里不大舒服。
他儿子也就出身不大好,旁的可不比那些富家子弟差。
顾谛暄脸色有些古怪,不过他也没让大家等太久,:“他们家也不算是相中了阿理,只是阿理有资格去争一争的机会。”
李氏不解问:“这话怎么说?”
“书香门第找女婿,看的自然就是女婿学识怎么样,只要阿理能够通过人家的考验,这婚事自然就作准了,可要是通不过,也只能怪自己学识不够,怪不了别人。”顾谛暄说着又喝了一口酒,“阿理的才学是得过他们夫子称赞的,稳扎稳打不说,人又上进,只要这次考中秀才,促成这门婚事的可能性就极大了,毕竟童生比不了秀才。”
李氏听了这话也点点头。
要真考了个秀才回来,那就是他们村里最年轻的秀才公,即便这门婚事成不了,那也会有其他好人家的姑娘看过来。
“爷爷,你还没说是那户人家呢。”顾启理去参加院试,顾启珲去镇上学艺,家里的小辈也就顾启琮跟顾启钰两个。
眼下说话的就是顾启琮。
顾谛暄道:“前段时间从县上迁来的安家,刚安置下来不久就找了媒婆,说要给家里的丫头找个门当户对的婚事。”
李氏有些不解问:“住在县城里的人家怎么突然搬到镇上了?该不会是做了什么坏事,心虚了吧。”
顾谛暄瞥了李氏一眼,无奈摇头:“可不要乱说话,据说是安家的男人们考了好几次举人,一个都没有中,觉得在县城丢了大脸,这才搬了出来。”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