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冷不丁的盯了他一眼,“倘若你不是百里不答的儿子,将来定是我朝栋梁。”
他一向是不认可百里不答的做事风格,百里不答做事向来是霸道,我行我素,即便是皇帝定下来的,他也要找出一点事。凡是有不利与自己的,总是想尽办法的除掉。
吴拢也是因为过于正直,所以才没办法与百里不答有深交。
百里容音笑道,“大人与一人极其相似。”
“何人?”
“户部尚书周怀宁。”
只是吴拢可比周怀宁精明多了,要不然周怀宁也不会被关进大牢长达十年,而吴拢却依旧是混的风生水起,获得盛宠。
两人为人极其相似,只是做事不同。
吴拢对他多了几分好奇,邀请他一同喝茶,问了一些他的事。
凡是有问,百里容音是知无不言。
一个时辰的功夫过去了,百里容音却没有提起百里不答交代的事,这让吴拢忍不住好奇心泛滥。
吴拢提醒着他,“百里公子好像是为了其他事而来的,倒是让本官拉着你断了一桩案子。倘若有什么想要问的,尽管问便是。”
问是一回事,答是另外一回事。
“下官说过了,今日入刑部只是为了公务,别无他事。”
吴拢朝着他探了探身子,“难道你就不想知道本官与皇上说了什么,皇上为何勃然大怒?”
百里容音站起身来,拱手施礼道,“大人若是没有其他的吩咐,下官这就告辞。”说着抬眸看着他,见他无事吩咐,便离开了。
难道他真的不是因为百里不答的事而来的?
为了这件事百里不答可是亲自到了京兆府衙门,开口让他前来打探消息。
他便是这样离开了,什么也不曾问。
吴拢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此人身上有正直之气,将来定是对我朝有大用之人。非奸即雄,老夫看人无数,自认有观人只能,却看不透他。”
连一个老臣都看不懂百里容音,更何况是其他人。
百里容音出了刑部,便悄悄地来到了一处小酒坊,一进门便朝着后院走去。
小酒坊内的伙计、掌柜的像是没看到一样,不管不问。
“殿下久等。”
李袭正在后院中吃茶,见他来了便示意他坐下,“今日之事你可曾知道了?”
“知道一些,并不完全知道。”百里容音喝了一口茶滋润干燥的喉咙,“殿下在宫中是否听到了什么风声,还是齐王又有了新的动作?”
风云再起,让人猝不及防。
李袭打着扇子,看着院中零零散散的竹子,说道,“本宫听闻吴大人入了宫,之后父皇龙颜大怒下旨查你父亲。想来这件事是与你父亲有关,你去了刑部,难道没有从吴拢口中探得什么口风?”
他也是在等消息。
此时的李袭已经不是那个干等着别人来惹自己,也知道了适当的反击,不是仅仅局限于下风的位置。
百里容音自然是知道那封信上写着什么,因为那封信便是他派人悄悄地送到吴府的。
“一个天大的秘密,足以让百里不答告老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