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十,连下了几天雪,整个大兴城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顾府门前一架马车在冰天雪地中却是散着热气。
“这……?”
姜似看着那腾云驾雾一样的马车,在府门前止住了脚步。
“阿翊?”
姜似的眼神慢慢瞟向顾均翊,有震惊也有无奈。
“呵……小姐!姑爷说你怕冷,一大早就叫人烧水热汤婆子,还在车里摆了好几个炭盆……”
青桔忍不住偷笑,又有些许的担忧:“小姐,这马车里头会不会太闷呀?”
“我也是说……”
“炭盆早就取了,我叫她们多加了几个汤婆子而已。”
顾均翊一脸得意,率先往马车那边走去,他掀开了车帘,更浓重的白气汹涌而出:“来!快上车!”
姜似无奈摇头,却还是听话上了车。头刚探进车厢,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姜似嘴角不可控制地抽了抽。
“走吧!出发!”
顾均翊一同上了马车,贴心地替姜似解了斗篷:“一会儿下车再穿,车里暖和。”
“嗯。父亲今日入宫……”
姜似倚在顾均翊肩上,舒服地闭了闭眼,可心里还是烦乱。
“原本就计划你过了门,他就辞官的。如今……不过是多了个理由而已。”
“你和父亲……?”
姜似侧头,看着顾均翊的神情,灰色的眼睛里印着顾均翊的轮廓。
“啵!别瞎操心!”
顾均翊亲了一下姜似的嘴角,把她的脑袋按回到自己的肩膀上。两人就这样头倚着头,享受着此时的静谧。
“一定要回冯翊吗?”
姜似虚眯着眼睛,像是在呓语,可那双紧抓着顾均翊袖子的手透露了她不的情绪。
“你不想去……”
顾均翊安抚地拍了拍姜似的手,仍是眯着眼:“那就不去。”
“真的?”
姜似突然起身,紧盯着顾均翊的眼睛,哪里还有刚才那种迷糊。
“真的。顾济美进了家庙,九叔公是不会允许她和我们一起返乡的。”
“似儿!”
姜似还有话没说,突然听见了祖母的声音。
“祖母!”
姜似激动地一撩帘子就往外钻,却被顾均翊一把拉了回来:“先穿斗篷!”
“哦。”
姜似再次露头就看见了祖母一脸欣慰的笑容:“快进屋吧!外头冷!”
“嗯!父亲呢?”
姜似环顾了一周,也没看见姜远的身影。当然也没见到张氏。
“他去上衙了。很快回来。”
“其他人呢?”
身后,姜依、姜修、姜侧都在,右手边就是又窜了一截个子的安贞。姜似问得是谁,不言而喻。
老夫人黑了脸,没好气地敷衍:“她娘家有事,回去了。”
“什么时候的事?”
“你出嫁的后一天。”
“哦。”
撩帘进屋,又是扑面的热气,姜似急不可待地脱了斗篷,偎进了祖母怀里。
“瞧你!嫁人了还像个孩子!”
老祖母抱怨着,可还是把姜似往怀里搂了搂。
“我嫁人了,也还是您孙女!”
姜似摸着老夫人的手背,幸福地笑,更往祖母的怀里钻:“您可有想我?”
“想了!怎么没想!”
姜侧又开始抢答:“你出嫁那晚,祖母一宿没睡!”
“你怎么知道祖母没睡?你也没睡?”
姜似笑着捏了捏姜侧的脸蛋,这次她很乖巧的没躲开:“二姐。你在顾家过得好吗?”
她身边的几个姐妹也是一脸担忧,显然是都听说了顾家那档子事情。
“头几天有些忙乱……过几日就好了。”
姜似斟酌着语句,尽量不让家里人担心。
“她们都要偷你嫁妆!”
姜侧一脸不信,她嘟嘴皱眉,跟姜似赌起了气。
“东西都照价赔了,人也受了家法。得饶人处且饶人……”
“可你这样,他们以后还会欺负你!”
姜依显然也是认同这话的,她狠狠地点头,担忧地抚着姜似的手:“你是郡主呀!别跟软柿子似的被人欺负!”
“我知道了,大姐。”
老夫人也拧眉,她看着姜似的眼睛询问:“除了这事,还有别的不顺吗?”
“没有了!”
可能是怕祖母不信,姜似又赶紧补充:“不信,您可以问福妈妈!我那院里干净着呢!”
“哦?”
几人同时看向了福妈妈,福妈妈躬身回答:
“郡主说得对。头天里塞进来的几人倒是都因着那事儿全都发卖出去了。现在院里除了一些小丫头和粗使的,都是咱们的人。”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