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吱吱声,有些头痛,摇头说道:“陛下圣明,定能体谅臣的苦衷。”
“苦衷?”皇帝冷笑了一声:“怕老二如今才会觉得自己有苦衷不能诉吧?”
“啊……臣有罪。”
范闲知道自己这时候应该要扮演出微微惊悚。就像是清宫戏里那些与皇帝亲近的臣子一样,但他明明知道,把二皇子搞下马,这本来就是皇帝自己的意思,自己只不过是把刀而已。而且自己在皇帝心中。也不是一位简单的臣子,终究那个关系在起作用。
所以他根本没有一丝害怕,也没有一丝紧张,以致于无论他再如何发挥演技。终究还是流于表面,稍嫌浮夸些,臣有罪这三字拖的稍长,戏剧感太强烈了。
皇帝压低声音骂道:“便是做戏,也不知道认真些!”
范闲苦着脸应道:“臣知罪。”
反来覆去就是臣有罪,臣知罪这些无趣地话语,好在此时三人已经上了湖中那道木桥,暂时中止了谈话。京都虽然已经颇为寒冷。但初雪天气,湖水肯定没有到结冰的凄凉程度,还在桥下绿油油,寒沁沁地荡着。木桥虽然修的平整牢固,但是轮椅压在上面,总是有些不稳的感觉,范闲双手抓紧了轮椅的把手,双眼盯着木桥间的那些缝隙。心想如果这时候身后的小太监忽然变成杀手。自己可就惨了。
前方亭中事先来打扫布置的太监宫女们遥遥一礼,便散去无踪。不敢随侍在旁。
皇帝坐在铺了软垫地石凳上,用目光示意范闲自取一杯热茶饮着,自己却用两根手指拈了松子来慢慢剥着,小太监洪竹知趣地退在亭边,一则望风,二则随时备着亭内的主子们有什么吩咐。
“怎么样了?”皇帝问道。
范闲似乎被杯中的茶水烫了一下,皱紧了眉头,马上应道:“陛下是指臣的伤势,还是……”
“后者。”
范闲很直接地回应道:“已经准备动手,院令已经发了下去,这件事情没有经过院里,应该不会引起太多人注意。”
皇帝点点头。
范闲继续讲解细节:“目前还在境内的货应该全部能截下来,只是……怕被北齐人知道了风声,也从里面赚一大笔,毕竟崔家在北方也囤了不少货……”这话里他隐藏了很重要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