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送走一号就诊者,张主任并没立即叫号,他靠进椅背里,一口一口啜着茶水,朝左上角四十五度的方向,望向无限远。
我循着他的目光望出去,只有层层楼房和灰色的天空。这老头儿是不是弄错自己的身份了,您老人家是个医生,名医,不是思想家。我心里批评着,手里的笔不停地忙碌,记下进修第一天的学习笔记。
“小葛,你怎么看?”张主任依旧看着四十五度的方向,问道。
“您确实像思想家!”我及时刹住冲到嘴边的话语,“他这个失眠属于顽症,用他的话说是心病还得心医,您这一顿骂,比开药方好多了,叫做大棒……棒……”
“棒喝!”张主任把目光转向我,“当头棒喝,对于心事太重的人来说,确实比吃药管用得多。”
我低头赶紧把这话记下来。
“小葛,我和你探讨下,中医有六不治八不医,你对此啥看法?”
这是考试?还好,我前几天无意中翻到篇小文章,写的就是这个。我先大致把那篇文章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这个说法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第一次提出来的:“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用现在的话说,一是给骄横跋扈、蛮不讲理的人不治。至于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人不会和医生好好沟通,听不进去医生的话,要治好也不容易,且让疾病先来治愈其骄横无理再说吧。
二是要钱不要命的人,为了钱财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健康,求医也是以钱财为重,不舍得在健康上花费,悭吝于求医问药,求医问药花费稍高等于剜他的心头肉,要治好也不容易,不如不治。不注重养生的人病更难治。今人更应重视这一社会现象。
三是衣食起居无常,不讲究养生,不遵从合理的生活习惯,即使用最好的药也难以根除疾病,或者反复发作,无法治愈,不如不治。
四是有病挨着,挨到病入膏肓,阳气耗尽,五脏功能衰竭时才来求医,已无回天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