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号就诊者是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子,他走进诊室的样子,感觉后面还簇拥着一大群人,感觉专家门诊的诊所实在太小了点。
等他面向张力主任、在办公桌侧面坐定,我才反应过来,他后头不但没跟着一群人,连一个陪伴的人也没有。一般情况下,来专家门诊就诊,都有一到两个家人或朋友陪护。
“换一只手。”张主任从这人一进门,也注意地打量着他,但是一句话也没说,示意他把手放脉枕上,切脉,又示意他换手。
是老患者吧?我看看就诊者,又看看张力主任,猜测着。从这位富贵逼人而满脸倦态的就诊者面色、体态看,他确实不怎么健康,用流行的话语说,就是典型的亚健康状态。
“安眠药没停吧?”张主任切完脉,扭头看着电脑屏幕,用毫无感情的语调问。
“哦,没敢停,一停根本睡不着!”患者说。
“抗抑郁的药也没停?”张主任继续问。
“没,没停。停了我担心出事……我……”患者吞吞吐吐地,“张主任,您,您这都是从脉上知道的?”
“我知不知道没关系,怎么知道的更没意义,关键是,你这病,我没法治了,你走吧。”张主任面无表情。
“别,张主任,别!”男子大窘,站起来又坐下,不知要干啥。
“回去吧,之前谁给你治的,你还找谁去。万事自有因缘,治病看病也讲究缘分。”张主任说着摁了一边的叫号器,随即一个清亮的女声响起,“请二号患者进6号诊室就诊。”
叫号器话音未落,进来三个人,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一个推轮椅的中年男子,一个提着抱着大包小包的中年妇女。
中年男子把轮椅推到张主任面前,把老人的手拉起来放到脉枕上,朝后退了两步,弯腰站着,从表情到姿态,无不恭敬有加。
“张主任,我爸吃了那几副药,效果好得很,自己能吃饭了,还能简单说几句话。”男子说。
“唔。”张主任依旧面无表情,他仔细看了看老人的脸,把手搭在他腕上,微闭了眼。
进来的那位女士看起来超然得多,她好奇地看看我,又看看一号就诊者,欲言又止,看来是使劲抑制着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