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的,转眼也就结束了。
2
话聊得投机,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编写《杏林记梦录》的大事。直到甘草等不及,发视频过来,我和袁大夫的聊天才戛然而止。
好在甘草一看室友也在,简单问了问,就关了视频通话。我随机在聊天框发了一句:“我的室友叫姓袁叫袁志。”
“不认识。”甘草秒回。
“知道,我进修时不叫你的名字了,改个名字吧?”我赶紧写道。
“?”甘草回道。
“他要和我以名字相称,说缘分啥的,这人话多,他知道你的名字后……”
“……”甘草发来一串大笑,“行,那你以后叫我掌柜的!”
“太老套了嘛!”
“好啊,那就叫甜心?小甜心?”甘草写道,“随便你。我有个想法,把咱正写的书换个方式,光写验方效果一般,再好也比不上药学经典吧,咱以故事的形式写,这样既能把治病的环境、用药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写进去,还能增加趣味性,咱要写就写成畅销书!”
“啊!好主意!金点子!小甜心真牛!”我不假思索,赶紧表态。一方面是我想让甘草高兴,一方面是这不用想就知道这个想法好。
“肉麻!其实也就是上次房车那件事的启发,我写了好几次,拉拉杂杂就是不好写。换了个方式,写起来很顺。这个病案是咱俩分别治疗的,,我写我的,你写你的。同一个病人,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治疗手段,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手法,太有意义了!这个写成后,我计划把前面的那些整理好的验方也改写成故事。”
“好!不过不用改写,加写就好!”我赶紧写了一句,接着慢慢解释,“咱整理的那些很专业,附在故事后,供同行交流,故事有普及性。一举两得,一石三鸟……”
我赶紧打开笔记本,和甘草一边在微信上商量,一边开始着手把我们的医案改写成故事。这个工作我喜欢,我对已经开始的半年进修生活的惧意消失了大半。
正忙碌着,袁志凑过来看我在忙啥,我赶紧说媳妇马上研究生毕业,我们一起弄毕业论文呢。顺便发了几句论文难写的牢骚,袁志一听赶紧跳开三尺,好像一个不小心那论文会粘住他似的。袁志站在三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