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院长办公扩大会其实是院务管理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项,第一项是对各科室的名称进一步规范,也就是说,所有的科室前再不能加“中医”或“西医”二字。确实,早应该纠正过来了。作为一家中医医院,不管内科还是外科亦或呼吸科,基本以中医辨证为主,也会用到西医的一些诊断手段,比如血检、尿检等,以及超声、ct、x光等各种物理检查。再比如无影灯照射下的无菌手术室,不光西医可以做手术,中医也可以用。总之,这一项很快通过了。至于医生和患者什么时候完全适应,完全认可,那就交给时间吧。
科室名称规范以后,中、西医内科的称呼都不存在了,西医的被呼吸科、心内科等代替;中医内科更简单,直接就称为中医馆。我趁机提出中医馆副馆长的事,付院长和两位副院长稍一商量,当即同意,允诺人选考察成熟后马上任命。
第二项是各科室的工作总结。今年汇报的顺序也有点变化,大的顺序依然是临床科室先汇报,接下来是辅助科室,最后是后勤保障等科室。细微的变化就在临床科室的顺序排列上。看来,付院长在开会前也做了足够的准备,才开始规范了科室名称,他就按这个排名安排科室发言顺序。难怪人家能当院长,管着上千人。这项内容简单,但实在是熬人,二十多个科室算,一个科室发言五分钟,那也得两个小时。有些科室嫌念稿子不能展示他们科室的成绩,还要脱稿进行补充说明。
科室的总结稿念到一半,付院长不得不再次重申,汇报要控制在5分钟以内。每位主任都嫌弃别人太啰嗦,可每位主任都在尽力的多说几句。原因很简单,接下来的年终奖核算套用公式,争取不了多少也罢,那表彰奖励可没硬的条条框框,科室的印象分、气势就显得很重要。
中医馆的工作比较杂一点,按新的科室名称规范,中医馆下设的好几个室应享受其他科室的待遇,可做汇报的就我一个。经过紧张的思考后,我急中生智,临场改变汇报策略,一改其他科室啰啰嗦嗦苦口婆心的“鏖战”,把中医馆及各室的工作精准梳理,形成一个个富有杀伤力的炸弹,一颗一颗,又准又稳地扔了出去。确实,咱中医馆有的是这实力嘛。医院的立院之本,不就是就诊数、治愈率、效益嘛,这三项上不去,管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