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后,小王和高伟又编入在公司留守人员,做加工活的行列,和刚开始见的那帮男女工人一块承接对外加工的杂活。
这天,揽到的是县人民银行中心街储蓄所门市上的几个铜字和县交通局汽车站的交通示意图。别看几个铜字,工艺还挺复杂。经理先从家里拿来照相机,对着一张崭新一百的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拍了照,并放大到最大程度。
冲洗出来后,又用放大尺这头按字型固定一些点,那头放大出来关键代表字型特点的点。最后把点按字型连起来,成了字,又让高伟对着钱的照片仔细比对,精心修改,做最后的定稿。
然后又开着车带着王哲拿着字稿送到省铜字厂,留了储蓄所的电话号码,三天以后了才由车站往返的客车带回。又去了省灯具厂买了一个吊灯,在桂花县大瑜镇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办公楼安装时,工人师傅失手打碎了一个吊灯下面的许多珠链,必须更换一个。
再到玻璃厂,拿出尺寸划了十六块茶色玻璃镜。在车厢铺上几根木条,又在车帮同样依靠了几根木条,把玻璃立着靠在木条上,用绳绑牢。
这种茶色玻璃镜我们地区没有,所以得上省城来拉。”
“玻璃镜是地区工商局一楼大厅用,得用玻璃钻头在玻璃四个角打眼,用木螺丝固定在大厅顶上早已安装上木龙骨上。这个钻头贵,是合金的有金钢石,我怕掉了,装在公文包里了,一个将近五十块钱。”经理说。
王哲努力的回忆前世,这种玻璃镜现已淘汰,那时反倒去省城才买到,地区都没有。当时的物质是多么的匮乏,那时的物价和现在的物价真是差十倍也不止。
经理边开车边对王哲说:“以后你就跟着我买料,不买料的时候就在加工班上班,随时抽调到各个工地打补丁。”
他们直接把料送到了工商局工地,工人争先恐后来卸车。经理把玻璃钻头郑重其事地交给了工地施工负责人,千叮咛万嘱咐小心保管。然后对王哲说:“咱再回财局看看,我估摸着洪光他们现在还走不了,让他们跟我们回去吧!省得他们拿着行李也不好上车,还能节省车费。”
王哲当然不会有意见,经理怎么安排怎么办!只管随着。和施工负责人打了招呼又回到了财局新建的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