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庆余年2:范闲回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章 余庆堂与刘宪(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杭州城的西南角,有一处占地宽广的偌大庭院,院门上挂着“余庆堂”的招牌。

    院子的前后大门,左右角门大开,来来往往商贾、小厮打扮的人进出不停,一副繁忙景象。

    院中某处屋内,出奇地安静。

    一名留着浓须的半百老人焦躁地踱着步,不是望向门外。

    哒哒哒……

    有小厮急匆匆走了进来:“三掌柜,打探到少主人的踪迹了。”

    被称作三掌柜的半百老人脚步应声停下,三两步来到了小厮面前:“怎么样,是在杭州驿馆,还是府衙?”

    “都不是。”小厮摇了摇头:“少主人去了余庆客栈。”

    闻言,三掌柜老连一滞,旋即绽放出浓浓的喜意:“少主人没有住在驿馆和府衙,而是选择了我余庆堂的产业?”

    “太好了,老天有眼啊,少主人此番举动,正是向我们说明,这内库、余庆堂,他是收定了!”

    说着,三掌柜朝着屋内的神龛深深叩拜,老泪纵横:“主人啊,天可怜见,我们余庆堂勉力支撑内库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它真正的继承人!”

    神龛内放着一枚擦得干干净净的牌位,上书“叶讳恩主之位”。

    三掌柜直起身子,看向小厮:“前头带路,老夫这就要去见小主人!”

    小厮恭声称是,带着三掌柜出了院子。

    才出门,就见一名穿着锦袍,面容阴翳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三掌柜这是要去哪儿?”

    “织造大人。”三掌柜恭敬地朝男子行了一礼,开口道:“有一笔比较急的生意,得去盯着点。”

    “是去盯着生意,还是急着找人啊?”

    中年男子眯了眯眼,双手拢袖站到了三掌柜面前:“本官忝为杭州织造,奉命看着你余庆堂为我大庆内库做事,可不能放任三掌柜做错了事。”

    “三掌柜,庆余堂当年站错了队,全员被软禁在了京都,你们余庆堂千万别重蹈覆辙。”

    中年男子声音沙哑,给人一种阴恻恻的感觉。

    三掌柜连连拱手,点头道:“是,是是是,余庆堂一心为朝廷、为内库做事,不会犯糊涂。”

    “是吗?”中年男子嗤笑一声:“三掌柜敢对着屋内那块牌位发誓?”

    三掌柜怔了怔,没有说话。

    中年男子笑笑:“本官也不为难三掌柜了,范闲在杭州的这段日子,你好好在这余庆堂中呆着,别去见他,否则会发生什么事情,我可不敢保证。”

    “毕竟……你余庆堂还背着一桩人命官司。”

    说着,中年男子捋了捋袖袍,施施然离去。

    三掌柜站在原地,脸色阴晴不定,半晌,他背在身后的手指以奇特的间隔动着。

    那小厮看得真切,微不可查地点点头,走出了余庆堂。

    而此时,范闲正在客栈前院,最高的包厢内饮酒吃菜,叶仁作陪,高达则负责看守卢正浩。

    “大人,这余庆客栈有何讲究?”王启年坐在边上,一脸的疑惑。

    “来之前没看完卷宗?”范闲瞥了王启年一眼:“当年内库被收缴之后,老娘的人手分成了两派,死忠派和务实派。”

    “死忠派成立了庆余堂,被朝廷打压,尽数被圈禁在了京都,只余教课授徒,不许再亲自做生意。”

    “而务实派则屈服于朝廷,成立了余庆堂与朝廷一同负责内库,虽然没有管理权,但内库的各项技术、基层工作都离不开这余庆堂,余庆堂也因此慢慢坐大,在苏杭之地多了不少产业,这余庆客栈便是其一。”

    “原来如此。”王启年恍然大悟,旋即道:“那大人是要拿这余庆堂开刀了?”

    范闲抖了抖筷子:“开刀,开什么刀?”

    王启年一怔。

    却听范闲道:“余庆堂只是为了保住内库不被长公主之流搞砸,委身于敌罢了,我这次要接掌内库,少不了他们的帮忙,为何要拿他们开刀。”

    王启年这才知道自己会错了范闲的意思,讪讪地笑笑。

    便在这时,门口传来了值守的侍卫的声音:“大人,漕运御史刘大人求见。”

    漕运御史?

    范闲略一思索,脑海中浮现出一张面孔来。

    先前在京都,对秦家和韩志维动手的时候,林若甫的一位门生刘宪,曾帮自己说话,父亲还专门对自己说过此人,称此人是林相门生中最能干的一位,在太后寿宴后调任了杭州漕运御史,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自己。

    “请刘大人进来。”

    范闲吩咐了一声。

    包厢的门被推开,身着官袍的刘宪带着风踏入包厢,与在京都时相比,他面容黝黑了些,整个人的精气神却又有上升。

    范闲客气地邀请他坐下:“先前在码头,好像未曾见到刘大人?”

    刘宪随意地笑笑,一边不拘束地吃着东西,一边道:“那些个繁文缛节我一向不参与,当时我正在城北的支流疏通河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