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庆余年2:范闲回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五十八章 谁在班门弄斧(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黄某勾结皇室郡主一案,并非只有黄某一个罪人!”

    成佳林语出惊人,直直望着颜行书:“长林王治府不严、郡主失节,这二人都应当在此案的判罚当中!”

    轰!

    颜行书耳边,似有惊雷不断起伏,身子一阵恍惚。

    是了,自己方才志得意满,只顾着去争一时长短,却忘了仔细听祖元长的题。

    是此案敢如何判罚,而不是黄某该定何罪!

    “郡主失节致使皇室蒙羞,依照麟德帝时的律法,该判处发遣皇陵,做守墓人!”

    “长林王治府不严致使郡主有失,依照麟德帝时的律法,应当判处赋闲半年,整顿家风!”

    “祖大人,这是学生的答案,不知可对?”

    成佳林看向祖元长,脸上洋溢着少年意气。

    “我想起来了!”

    没等祖元长说什么,刑部衙门中有人惊呼:“当年长林王之所以选择屠戮京城的白身读书人,好似就是因为被赋闲在家,错过了北境开疆拓土,从而失去了将王爵变为世袭爵位的机会!”

    说话这人,乃是刑部衙门中有名的博闻之人。

    刑部众人听了他的话,暗自点头。

    长林王因为读书人勾结郡主儿媳,从而在京城掀起大屠杀,怎么看都有点儿戏草率。

    可若是这件事导致长林王的爵位不能世袭罔替,关系到长林王家族数百年荣辱,以长林王的脾气,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屠杀的事情就不足为奇了。

    想到这里,众人心中生出一番明悟。

    这一场的比试,只怕部堂大人要输了。

    “第一场比试,成佳林胜!”

    果然,祖元长看过卷宗之后,宣布了结果:“据前朝太尉府卷宗记载,此案最终以黄某五马分尸、长林王赋闲半年并罚俸一年、郡主贬为皇陵守墓人定案封存。”

    成佳林的断案当中,少了罚俸一年的处罚,但已经胜过颜行书良多。

    两列队伍的最前方,颜行书沉默地站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袖袍中的双手死死握在一起。

    当着一众部属的面,在自己最擅长的刑名上输给一个才二十多岁的太学学子,这让他心中满是愤懑与尴尬。

    “投机取巧!”

    刑部左侍郎突然站了出来,指着成佳林道:“以部堂大人的能力,既然能将此案中最难厘清的黄某定对了罪,其余二人自然也不在话下,只是祖大人出题时言语含糊不清,专门给这位成学子留了后门,这才倒是成学子能获胜!”

    “对,没错!”

    “祖大人同出京察小组,定然是在刻意袒护这位学子!”

    “此案当判部堂大人获胜!”

    ……

    随着刑部左侍郎站出来充当马前卒,其余刑部官员,也纷纷叫嚣起来。

    这一幕,却是气得在场的太学学子们咬牙切齿。

    众学子正欲反唇相讥,却见范闲朝众人压了压手:“稍安勿躁。”

    半个多月下来,众学子已经对范闲产生了极大的尊敬,听到范闲说话,便重新坐回座位,眼巴巴地看着范闲,等着范闲为众人出气。

    只见范闲站起来,笑着道:“诸位平心而论,这一场当真罪在祖大人?”

    他声音平淡,却让对面的刑部官员们喧嚣的声浪,逐渐小了下去。

    没办法,监察院提司小范大人,凶名在外,没几个中下层官员敢当面顶撞他。

    刑部左侍郎左右看看同僚们,脸上露出些失望,他定了定神,看向范闲:“小范大人,这场或许罪不在祖大人,但祖大人出题时以黄某为主角,问话时又没提及要定罪的三人具体是谁,对这问话的理解便是见仁见智了。”

    “如部堂大人般,理解为只判黄某没问题,成学子将所有人都涵盖进去,也没问题。”

    “一句话,这件案子,要对一起对,要错一起错!”

    刑部左侍郎说着,朝范闲行了一礼。

    态度、礼仪上尽量谦卑,言语上尽量寸步不让,他将官场的生存哲学展现得淋漓尽致。

    范闲定定地看了刑部左侍郎几秒,突然笑道:“好!”

    “这场算平,揭过不提,我们开始下一场如何?”

    身后,一众学子急了:“司业大人……”

    范闲摆了摆手,一副要学子们安心的样子。

    对面,刑部左侍郎眼中却闪过一道喜意,他本就没想过转败为胜,利用胡搅蛮缠的说法,让这第一场打平,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朝着颜行书施礼:“部堂大人的意思呢?”

    颜行书在祖元长宣判之后,就一直站在边上不说话,老脸上总有些挂不住。

    此时听到刑部左侍郎的话,倒也没有拒绝:“老夫没意见。”

    第二场比试,就此开始!

    这一次,祖元长吸取了教训,蒙着眼从案卷中随便取出一张纸,而后解下蒙眼的布带读了起来:“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