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庆余年2:范闲回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三十五章 明心见性四学子(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一个虽老心坚的老学究,欢饮达旦,尽兴而归。

    送别了侯季常四人,范闲才扶着醉醺醺的舒芜,问道:“老大人先前说过回去劝常大学士,可有结果?”

    听到这话,舒芜的酒醒了几分,因为畅谈带来的兴致退去。

    他沉重地摇摇头,叹气道:“师兄他……已经老糊涂了。”

    说着,舒芜揭开胸腔前的棉衣,他那里的皮肤上,有一块乌青。

    范闲蹙眉:“这是……?”

    “老夫话说得重了些,师兄抄着砚台砸了过来,将我赶出了书房。”

    舒芜整理好棉衣,对着范闲语重心长道:“师兄已经听不进去话了,他在朝中清流中说话一言九鼎,范闲,你可得小心呐。”

    这是舒芜第一次叫范闲的全名,显得很是郑重。

    范闲点点头,作揖道:“老大人受苦了,范闲谨记。”

    紧接着,他宽慰了舒芜良久,将其送上马车,回到了蟾宫楼门前。

    王启年自监察院去而复返,拱手道:“大人,人都安顿下了,小言公子没意见,不过托小的问您一句:有把握吗?”

    范闲淡笑,转头望向皇宫方向:“那就得问问陛下,觉得庆国还有没有延续昌盛的必要了……”

    月华如练,将范闲一身长袍洗得雪白,似是为了能沾染更多鲜血。

    皇宫,御书房内。

    庆帝的朱笔在奏折上走动,传来沙沙的响动声。

    吱呀一声,房门被打开,侯公公踩着小碎步走了进来,对着庆帝小声说了几句。

    庆帝停下手中的笔,侧头看向侯公公:“杀了宰平安,关了上百号勋贵子弟?”

    “他的胆子,倒是越来越大了。”

    庆帝说着话,嘴角却露出温和的笑。

    侯公公摸不清庆帝的心思,垂着头不敢答话。

    庆帝摆摆手:“去将他今日宴请的那四位学子的文章取来,朕看看。”

    侯公公躬身退去照办。

    学子入了太学,每月一篇文章考核,都会送入宫中封存起来,侯公公取这四份文章倒没花费多少时间,很快却复返。

    御书房内添了两盏灯,庆帝就这烛火认真看起文章来。

    良久,他将手中的文章放下,看向侯公公:“成学子锐利、杨学子博闻、史学子老成、侯学子务实,都是有些真才实学的,怪不得他舍得维护。”

    说着,他提笔在白纸上写划一番,将纸条递向侯公公:“朕写张条子,你去器物监取四只玉蟾来,送到四人手上。”

    “还有,让你手底下那些孩儿们,去益州侯等各府门口转转,将玉蟾的事讲给他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