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庆余年2:范闲回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四章 春闱伊始(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京都,范府。

    范闲没想到老爹那张名单,只是一个开始。

    之后当朝执宰林若甫,也让人送来一份名单。

    随着名单来的还有一句话。

    “这些人都是一些比较出众的文学后辈,值得培养。”

    得。

    这可是岳丈大人的命令,范闲答应不好,拒绝也不是,最后只得将名单又让人原模原样的送了回去,随之送过去的,还有一封亲笔信。

    信的内容,大致讲的是早些时候范建也跟他提过这事,最后的结果随信说明。

    紧接着,六部官员各有手信送来,总结来说,就是希望范闲能够在春闱中照顾一下自家晚辈。

    六部尚书都有靠山,有太子帮他们,自然不需要担心。

    但各部还都剩下不少大小官员,这些人一不能和太子搭上线,而二皇子府上已经收拢了一批学子,外人根本插不进去手。

    一来二去的,自然就把目标放到了范闲的身上。

    范闲向来很少跟朝中官员打交道,哪儿有那么多情分可言。

    最后,范闲直接把自己关在范府院子里,既不见客,也不去太学点卯=。

    官员们找不到范闲的踪影,去拜见剩下三位主考官,又砰的头破血流,一时间,明里暗里涌出不少风言风语。

    这些言语中,大多是说范闲故作清高,不愿与人同流。

    一场小小的春闱便摆出这样的做派,若是以后真的同朝为官,岂不是要给大家闹难堪?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说法在朝堂官员口中越传越广。

    最重要的是,范闲从头到尾都不曾露面。

    他这样的姿态,更是助涨了这样的言论蔓延。

    随着春闱将近,范建身为户部官员要负责款帐拨调,还要配合礼部官员整肃春闱考场,忙的不可开交,也没空插手这些事。

    在这段时间中,倒是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原任礼部尚书忙中出错,被贬职下放,可适逢春闱,礼部又不能缺少主事者,礼部侍郎郭攸之,暂领尚书一职。

    虽说是暂领,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到现在为止,郭攸之官复原职的事情,稳了。

    这样的情况,算是给太子手下的门客不大不小的激励。

    对于这件事情,二皇子那边倒是表现的非常平淡,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

    范闲这边,除了京都城里升起的那些负面评论外,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一晃数日,春闱召开之日,到了!

    依照惯例,会试共分为三天三场,考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考试内容大致和乡试类似,但评判的标准更加严格。

    考试的地点在京都东南侧的贡院内举行,这也正是为什么考中者会被称作“贡士”。

    春闱第一场早上,范闲应礼部官员邀请,出门奔赴贡院监考。

    仔细算起来,这还是范闲第一次到贡院来。

    虽然太学旁边就是贡院,可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考试场所,往日里从不开放,范闲自然也就没有来这边的想法。

    范闲到场时,各地赴京赶考的学子们已经开始排队,准备进场。

    为了防止作弊,考生入场前需要进行搜身检查,除了身上穿着的衣物外,任何闲杂物件都不得携带。

    从笔墨到吃食,户部早已经准备妥当,考生只需要安心考试。

    “小范大人,咱们直接去里面就行,这个用不着您操心。”

    见范闲驻足站在门外,负责带路的礼部官员赔着笑提醒。

    范闲是陛下眼前的红人,如今又是春闱主考官之一,招惹了他,下场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只不过害怕归害怕,随行的这官员对范闲心中却极为不屑。

    别看他只是户部一个小小的七品员外郎,可真要算起来,蚂蚁还是肉呢。

    这位小范大人官职再高又能如何?

    混不到京都朝堂的圈子里,迟早白玩。

    念头至此,这人心中又对范闲多出几分轻视,只不过脸上掩饰的却是极好:“小范大人,孟大人,周大人和赵大人都在等着您呢,咱们还是早点过去吧。”

    闻言,范闲只是点了点头,目光却并未从队伍上挪开眼。

    就在礼部官员正想开口劝说的时候,范闲已经迈着大步朝列队的考生们走了过去。

    由于今天情况特殊,所以范闲出门时便换上了官服。

    这身老虎皮对这些考生们而言还是挺有威慑性的,范闲尚未来到跟前,考生们已经纷纷躬身行礼。

    “参见大人!”

    “小生拜见大人!”

    “祝大人日安!”

    “………”

    范闲脸色肃穆,丝毫没有笑脸示人的意思。

    那些主动问好的考生们看到范闲这副模样,一时间有些把不准这位大人是什么脾气,也都打消了混个脸熟的想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