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大佬退休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7章 抡个大锤08(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票,契书,债条全都不翼而飞,这事全城皆知。

    这两大家族愿意助他找回父亲的产业,当然是为了钱,十万两彩礼怕只是投名状。

    樊母见他执意不肯,无奈的叹了口气。“禹儿,如果你实在不愿,我也不会勉强,但希望你能三思。”

    盛泽禹很是感谢,但很坚定表示自己完全不考虑。

    母亲曾亲口告诉他,所有的银票,凭证都在她那,根本就无需慌乱。

    全城皆知他没有凭证,那些和他父亲合伙的,欠债的,完全凭他们的良心来对待仅十七岁的盛泽禹。

    这事乍一看,对他们兄妹来说是件坏事,但仔细一想,何尝又不是最大的保护。

    即便有凭证在手,遇到心术不正的合伙人,欠债人,不愿给钱就会耍阴招。他们几兄妹年纪小不说,还都在明处,根本防不胜防。

    如今没有凭证,不想给的就直接赖了,阴招都不必想。

    盛泽禹在母亲给他的家训里看到过一个故事。

    一个非常富有的财主在他临终前,把别人欠他的债条都一把火烧了。他告诉儿孙,这么做是为了让他们守住已有的幸福生活。

    盛泽禹看懂了这个故事,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

    经过一个月的讨要,陆续收到一些退款,欠款。

    每一笔他都记下数目,对比母亲留给他的私密账本,在上面记下了差价。

    四十多人里,仅有五位是按着合约结清了账,母亲让他记住,这才是可长期合作的好伙伴。

    至于一毛不拔的,有九位,母亲那天就告诉他,不必在意,一切有她。

    盛泽禹用回款里的三万两,购买了城南靠商贸区的两进院子,简单修葺后,选了个吉日,便把家搬了过去。

    再把剩下的钱全都置办了良田,比市面价低三成的价格,长租给了附近的佃户。

    算下来,一亩田一年都收不到多少粮食的租金,折换成银两就更少,少到只能买一匣子点心。

    盛泽禹喃喃低语,“米贱伤农,农民真苦。”

    他把弟弟妹妹们都喊到书房,给他们算了这笔账。

    “一两银子可以买380斤米,咱们兄弟姐妹5人,目前加起来都没有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