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交给了城中的大小饭馆,就是春风楼也一视同仁,都教会了他们的厨子。
江心苒这样看似损失了不少钱财,可这样也彻底打开了红薯粉条的市场,食品加工作坊一旦大量投入生产,红薯粉条的销售量,可是很惊人的。
因为江心苒有规定,学会这几样菜的人们,如果有别人问起来,都得教给别人,让他们都学会红薯粉条的几样吃法,不过可以适当的收取一些费用,毕竟是白得的钱,他们得出一半,捐给惠民所,慈幼所和养老所三处福利机构去。
江心苒也不怕他们不给,毕竟如今塔漠县里,还没有百姓会给她唱反调呢!抛开她知县夫人的身份,她还是塔漠县百姓们的财神爷,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呢!谁会为了那点儿蝇头小利,给自己的财神爷过不去啊!
就这样,继水泥粉,水泥砖,新鲜蔬菜和各种山货皮毛的这些生意之后,红薯粉条也成了那些商人们来塔漠县进货时,必不可少的货物。
还有各种他们没吃过的熏肉,腊肠,肉干等等吃食,能放很久的坛子腌菜,也是他们的最爱,那酸辣白菜,腌黄瓜,辣子豇豆,酸豆角,甜口或者咸口的萝卜条,等等,也都是他们从没吃的咸菜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