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不喜欢这些派系,自己又懒得再看试卷,顺手从御案上抽出一本试卷,一看名字:崔巍。
“神山崔巍,欻从背见。好名字,好寓意,状元就他了。”皇帝陛下大手一挥,就定了下来,全然不再理会目瞪口呆的内阁大臣们。
嘿!皇权就是这么任性……
关于自己莫名其妙就喜从天降,做了状元这事,还是崔巍的曾经同窗好友郭有为告诉他的,郭有为是崔巍同乡,两人在府学中同窗两年,后来郭有为早一届上京会试高中,如今是从七品的殿前记事郎中,今日刚好他当值,所以知道这前因后果。
崔巍没想到他会因为名字,而从吊车尾变成状元郎,话本子都不敢这么写吧。
还“神山崔巍,欻从背见。”他这名字哪有那么多意思,不过是以前他爹给他起名崔大山,后来求学时夫子嫌弃他名字庸俗,随口说了句山有雅称崔巍,你就改名崔巍吧。
反正,就很离谱。
正是因为他这状元郎来的漫不经心,名不副实,所以除了插花游街那天风光了一个时辰后,他,大徵端平五年的新科状元,竟然无人问津。
人家往届的状元郎,那可都是抢手的很,刑部,吏部,礼部都争着要,就连翰林院也是随便进的,到他这里却是爹不疼娘不爱的,而夸了他名字的皇帝陛下,也早就把他忘在脑后了,而他已经在无形中得罪了半个朝廷的顶尖权话人物。
他委屈啊,崔巍这名字,还不如崔大山呢。
这可真是天子一张嘴,他得跑断腿。
为了尽快拿到委任状,他几乎花光了家里的最后一个铜板,还是被晾着,每每去吏部,都被推搪:“崔状元有大才,不能委屈了您,上官说得仔细想想给您安排个什么职位才能配得上你。”
“……”崔巍被奚落,就更委屈了,他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悲催最窝囊的状元郎了吧。
待到江侯爷出面帮他谋了个外放的从七品县令时,崔巍感激不尽,他甚至生出了一丝豪壮之气:
他·崔·状元郎·巍,定要在那偏远的小县城里,干出一番事业,三年后凭借出色的政绩,风光回京述职。
现在那丝豪壮之气也卸了大半,他两眼黑黑就被打发到流放之地了,同样是从七品官职,却差了老鼻子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