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如果没有新的能源补充的话,国内电网撑不住这样的调电工程。”
“放心,聚变堆会比通天河项目快很多的,先挖沟吧,等河道基本理清的时候,聚变堆正好建成,泵站还不是小问题?”
看着叶舟满脸自信的表情,陈昊有些感慨地说道:
“有时候我真的会觉得这一切都好像是加速键一样倒退五年,我们还在讨论着第四代裂变堆的方案,但五年之后,连聚变堆都马上要开工建设了。”
“科技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快到连我这个离得最近的亲身经历者都有点反应不过来,更不用说那些普通民众了。”
“之前不是有个热搜吗,说一个住在小县城的中年妇女上街去买炭,找了一圈都没找到卖炭的,她发了个视频出来,才发现不只是她那里,全国各地除了某些农村地区意外,几乎都已经找不到专门供应给居民使用的‘炭’这种燃料了----除了烧烤店之外,基本没有人再用炭取暖。”
“我当时其实也挺惊讶的,好像我几年前回老家县城过年的时候,还有不少人是用炭炉取暖的,现在才过去几年,这种存在了几千年的取暖方式就已经几乎消亡了。”
“这还只是光伏和电池技术带来的改变,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等聚变堆成熟、等核能发动机成熟,会不会煤和石油也会彻底成为历史?”
叶舟默默地喝了一口茶,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煤和石油应该不会消失得那么快,毕竟这种重工业资源是有产业惯性的,产业升级换代也需要时间。”
“但是,它们的消失是必然的。”
“你说的对,在这个末世之下的时代,一切都在加速。不过,这样的加速过程,还要持续至少40年----20年准备,20年决战。”
“希望咱们都能撑到那个时候吧。”
说到这里,叶舟的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目前对华夏来说,实现大规模核聚变的障碍确实是偏滤器,但现在,偏滤器真的有那么紧缺吗?
不,随着anr-ht材料的出现,现有的偏滤器技术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当前实验性核聚变的需要,而从实验性聚变到商业化聚变,还要走过一个漫长的数据收集、处理、和优化的路径,在这段时间里,高性能偏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