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什么呢?这飞机早就是已经定型的设计了,可变翼是关键结构,怎么可能随便改。我们蜀飞的原则跟奉飞是不同的,要搞就搞别人不敢搞的东西”
“这次之所以说是最后一次实验,不是因为我们要忽略这个问题,恰恰相反,是因为问题解决了。”
听到这里,苏冠的眼神一亮,随后开口问道:
“怎么解决的?有新的模型了?”
“有个锤子的模型这玩意儿就不是通过气动布局优化可以解决的,我们在矩阵里已经模拟过无数次了,结论都是一样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只有一个,增强材料强度。”
“你不是材料组的,所以你不知道,两周之前,从三尺研究所那边送来了一个新的材料方案,anr-ht09。”
“我听说,这材料本来是打算用在核聚变反应堆里的,后来那边的人发现,在修改反中子辐射成分比例之后,材料强度、耐热性和韧性都有提升----正好可以用在金乌的机翼上。”
“用这种材料替换我们现在用的钛合金之后,虽然重量上升了3左右,但并不影响整体的设计。”
“并且,机翼强度比我们之前的设计要强得多了,我们解决不了的可变翼压强差问题,在这种材料面前根本不算什么事。”
听完汪瑞的解释,苏冠终于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也有些好奇,三尺研究所那帮人到底是何方神圣?才成立不到5年的时间,做出来的成果几乎可以说是垄断了整个华夏的先进材料领域了。
大到航空航天,到大型机械,到深潜设备,再到核聚变,小到服装、电子、甚至是食品包装领域,好像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这间研究所的带领下,这个华夏材料领域都在大踏步的前进,短短的几年时间,似乎就走完了别人几十年的路。
再这么下去,下一步,太空电梯岂不是也要搞起来了?
苏冠轻轻晃了晃脑袋,驱散了脑子里杂乱的想法,随后深吸一口气,试探性地问道:
“瑞哥,风洞实验完毕之后,金乌的机体就算是定型了,下一步就该到整装测试了吧?”
听到他的问题,汪瑞暗暗觉得有些好笑。
年轻人,性子确实要比自己这样的老年人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