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总技办成立,三周之内搞定电池!(2/4)
办法达到最好的效果。”
“我们应该做的是借助民间的力量,用技术去撬动资本,同时也用技术去限制资本,借力打力,把国家从复杂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全局把控和核心技术扩展研发。”
“所以,我的建议是,应该成立一个特殊的官方组织----你知道,曾经我们在大型高技术装备研发上是有一个叫重装办的部门的吧?我认为,在后续的技术推广上,我们也应该成立一个这样的部门。”
电话那头传来笔尖快速书写的沙沙声,片刻之后,陈昊开口说道:
“这个想法很好,用一个国家掌控的强有力的组织把所有相关实体串联起来,统一管理统一部署,效率上的确会提高很多。但是问题是,这样做的话,会不会对莪们的民营经济干涉过多?我个人对程度过高的计划经济是有担忧的----不只是我,上级也会考虑这个问题。”
叶舟嗯了一声,没有立刻回答。
他明白陈昊的意思,如果社会经济的发展全部由一个单一的组织决定和部署,那么私营企业会很快失去活力,其研发能力和经营能力也会受到重大影响。
在上个世纪的国企运作中,我们其实是吃过这个亏的。
所以,他有这种担忧也正常,谁也不想在大型国企上栽的跟头犯的错误再来一次。
思考了片刻之后,叶舟开口回答道:
“你的担忧是对的,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保证这个组织不介入其他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必须保证其不利用自身掌握的技术资源去随意引导技术发展方向和进程。”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保证这个组织不仅仅具有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还必须面临最严峻的监管。”
“这种监管,必须保证这个组织内部的人员不敢犯错,只要犯错,就是杀头的罪。”
“所以,我们要把全国最强大的监管资源都投注在这个组织上。这一点我并不专业,不过你可以拿这个方案去跟上级讨论,让他们来提出监管策略。”
“我想,以我们现在的环境,要做到严格监管还是不难的。当然,要找出一批绝对不会主动犯错的人,想必也不会难。”
电话那头的陈昊不断地用笔记录着叶舟的话,然后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