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灵气复苏的旁门祖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五十七章 煽风点火(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们在乎的是自己的国家是不是强大,或者说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富裕幸福的生活。

    毕竟这些人往上数个两代人基本都是移民,夏人不说了,就连土人也不例外,西勃泥洲和沙捞州的土人族群也都是上个世纪随着两地被占之后从各自国家迁移过来的,甚至他们大部分来到勃泥的时间比夏人移民还短,毕竟夏人在这片土地上最早已经生活了四百年。

    再者这两个州都是在各自国家不受重视的边缘地区那种,其经济几乎全靠当地夏裔族群支撑起来,社会福利什么的就不用说了,过的日子不说水深火热,起码是不富裕。

    尤其是城市里的贫民区和城市以外的农村地区,用那些政客的话来说,那都是拉低平均收入水平的后腿。

    这样的地区自然不会有什么向心力,于是人人向往新生的东宁王国就不让人感到意外了。

    而刚刚建立的东宁王国有什么?

    当然是有钱有实力啦!

    这些也都是广为人知的信息,成功复国的东宁王国有着原三里坤自治州的三万多平方千米和米甲里州的九千余平方千米,再有刚刚吃下的混乱地带三家势力的两千平方千米左右,一共面积达到四万四千七百平方千米的程度。

    而总人口也达到了将近三百万的程度。

    这样面积、人口和实力的国家,要是放在欧洲精华地区,已经是一个不算小的国家了,要是在十九世纪以前的时代,这样的欧洲国家都可以算能够是影响世界局部格局的一方小列强了。

    毕竟欧洲几大强国一般也就是几十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而已。

    三百万人口虽然少了些,但勤劳善良的夏裔族群占据绝对主流,这些人口里面米甲里州贡献了大半,原本三里坤人口也只有百万出头,这是因为郑氏一直奉行主体民族政策,很少吸纳夏裔之外的土著的关系。

    而米甲里州在籍人口则除了七十多万夏裔之外,还有六十多万其他族群,包括南洋其他国家的族裔和马喇甲、速木都刺等地的土人,本地土著方面却是吸纳的很少。这都是当年几个夏裔世家跟随郑家推行的政策,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很明智,米甲里也因此成为勃泥王国境内治安仅次于三里坤的一个州。

    混乱地带不用说,米甲里这家另外一个以夏裔为首的原勃泥王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