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贸城市,岛国人一般就是从那边登陆往大唐派遣侍者和商人,也就学会了具有闽地特色的唐音,一直到百年前,岛国上层人士还都保留着以说唐音为高贵的习俗,所以根据考证,闽地和靠近闽地的江浙地区那边的口音反而更接近真实的唐音。
至于那位“知识分子”误导了多少人,高景飞不知道,反正他是不会认同对方的观点,因为那位还说过天竺环境很好,是天堂一样的话呢。
随着队伍的靠近,锻炼出一双灵眼的老队员们已经可以看清对面建筑的真实情况。
这是一个模样十分古老的木制建筑,前面有个院场,立着一个两丈高的杆子,上头还挂着看不清字迹图案的模糊麻布,看起来应该是一面旗子。
院前搭着一个破旧的草席凉棚,一侧有供人拴骡马的桩子,一旁还有似乎是让人歇脚的打磨粗糙的石墩子。
院子里面除了一间木质的堂屋之外,后面还有七八间草屋。
门口挂着的两只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芒,虽然不如何亮眼,但在这阴沉灰暗的世界之中却越发的显眼。
对古代有了不少了解的高景飞和高景坤兄弟俩当即就看出,这地方八成是一处类似驿站的场所。
“驿站?”
其他人听了高景坤的话,有些好奇他是怎么看出来的。在大家的印象里,这地方更像是影视剧里那种古代的茶馆酒肆还可以住店的那种。
高景坤解释说:“之所以我没有认为这是茶肆客店之类的场所,是因为如果是那样的地方,必然会打出幡子。”
所谓幡子就是类似现代招牌的旗帜之类的物件,上面会书写一些代表店家经营种类的字号,比如“酒”、“茶”之类的,而且通常还不会只有一面。也有说法像是过去的饭馆如果厨子手艺好名头大,就会挂出很多面幡子。
高景飞也说道:“这里的院子有点太冷清了,更像是官府经办的驿所那种,而不像是开门迎客的店铺。”
“当然因为驿站之类的也会收钱服务民间百姓,所以与那些乡间的茶馆酒肆也比较相似,不了解的人光看外表是不容易分辨的。”
众人这才恍然,觉得队长不愧是队长,顾问也不愧是顾问,果然是家学渊源。
实际上高景飞他们也是因为去了一趟金末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