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灿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2章 搬回家(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样产品都是非常贵的,不是他们买得起。

    这是范晶晶一开始的想法。

    范晶晶那时候早就知道旱灾可能会发生。

    她也计划着如何应用旱灾日子,用更高品质的作坊产品来换粮食是那时候她心中的计划。

    她不知道她一时的仁慈,会换来范家庄园快速的发展。

    当更多人,涌进范家庄园的时候,范晶晶不是没有犹豫过,要让更多人吃上饭,就必须要有更大的生产,最开始范晶晶想的只有拯救人,但是当人数越来越多的时候,量变变成质变,范家作坊的发展越来越好。

    更多的商人看上范家作坊的作品,范晶晶也努力推出大唐没有的享受。

    新的想法,新的享受,果然非常受大唐有钱人的欢迎,他们并不是不想花钱,而是能够花钱的项目太少了,都是自古以来的那一些,变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但是范晶晶来自一个极度享受的时代,她知道食物没有办法长期保存,所以她最开始的目标是一些增进生活的工艺产品,尤其是吃喝玩乐所需要的产品,有钱没地方花的大唐人,在吃喝玩乐方面总是特别的讲究。

    然后范晶晶赚到一笔钱,才有钱投资到农具上面,促进范家庄园里耕作。

    而这时候,很多人已经注意到范家庄园的产品。

    自然就注意到范家庄园新增进的农具,能提高粮食的生产,减少人力的支出。

    事实上这个关注,在有钱人身上,而最开始造成的影响,是让佃农失去耕种的土地。

    不过这时候所有的农夫,在拿到这个工具的时候并不会想到别人,他们只会想到自己的工作将变得更为轻松,何况田地的粮食变多了,他们能够分到的粮食也会变多。

    不过这些农具他们并不能够平白拿到,还是必须把钱付给田地的主人。

    而没有办法支付这笔钱的人,就会被地主赶走成为流浪的农民。

    刚好这个时期农地开始发生旱灾。

    不管是范家庄园,还是朝廷都开始救济这些灾民,虽然救济的方式比较特殊。

    但是他们至少找到事做,并且还有饭吃,还有更多的人聚集到范家镇,开始不一样的生活。

    在人民都没有感受到的情况之下,他们的生活就这样被改变了。

    也算范晶晶在适当的时刻,及时拯救了大家。

    如果换一年不是大旱的时候,范晶晶把农具卖给这些有钱人,或许会引来遍地的哀嚎,而不是被旱灾所掩盖。

    后来范晶晶在做事的时候,已经有孙二郎和梁书帮忙,不会像之前那样,做什么事,拍脑子就决定了。

    他每一次的决定都会让孙二郎和梁书讨论,真的不能够执行,或者是影响深远,都会经过不断的检讨,让范晶晶思考清楚之后才执行。

    范晶晶拥有超越时代的脑袋,自然不会跟他们的想法一样。

    而范晶晶也知道他们代表的是大唐人,也能够从他们身上,知道如果把她的方法,实行在大唐人身上会有什么后果。

    范家庄园的成长是大家一起学习的成果。

    不止是范晶晶在进步,范家庄园里,所有的人都在为范家庄园而进步,他们不只是范家庄园的雇工,还逐渐的因为股份的关系,成为范家庄园的主人之一,现在他们采用合作社的方式,有了所谓的股份,范家庄园的成长,他们也能够获益。

    农业部是属于官方的调派,而他们所新成立的村庄却是范家庄园的再投资之一。

    新的村庄有越多人加入,他们就能够从他们的投资里面获得一定的利益,是从范家镇成熟之后,范家镇的人对于投资各个地方的地产就越有兴趣了,他们是第一代的炒房者。

    利益是所有人动力的来源。

    至于科技时代讲究利益的范晶晶,自然懂得利益能够逼迫人心的道理。

    不过从梁书,还有孙二郎口中,她发觉大唐人还有许多优越的品质。

    大唐人的忠心度是比较高的,他们甚至愿意奉献自己的生命给主人。

    只要你给予的是他所想要的,但是仅凭自己办不到,他们非常懂得用自己的生命来回报。

    当然前提是让自己的生命能够延续下去,也就是家族的存续问题,家族有时候能够让她提升自己这一支所有的利益,整个家族的存续是他们最大的利益点,即使是朝廷的要求都不能够让他们违反家族的利益。

    范晶晶这一次收拢了很多的万家庄园的人,等于收拢了很多的家族,并且让这些家族看重范家庄园。

    然而再范晶晶的概念中,家族是不存在的,即使她逐渐的兴建自己的家族,但是她却没有这一个概念,因为范晶晶能够接受的是最小的一个家的概念为了家,她可以奉献,至于庞大的家族,范晶晶反而没有放在眼中。

    不过对现在的范晶晶来说,她的家和家族是等同的。

    牛家人,并没有被范晶晶列入她的亲戚关系之一,虽然其他人在看范晶晶的时候,其实都把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