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儒道至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甲等!(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唉,可惜。”王院君已经数不清这两天说了多少个可惜。

    众人复查试卷。

    最龗后,蔡县令三人来到方运试卷前,不断讨论,可最终没有办法。

    以至于到了午饭时间蔡县令还迟疑不决,只能暂时不管,去吃午饭。

    吃过午饭,众人休息两刻,继续回到阅卷房。

    蔡县令还是舍不得让景国唯一一个双甲童生从自己手上溜走。

    王院君开解道:“无须过多计较,有鸣州之才,有无错圣言,将来的成就必然不在我等之下,这天下第一童生双甲的虚名不要也罢。他一身是伤都能得案首,中举不在话下。”

    蔡县令呆立片刻,突然正气凛然道:“吾等为君、为国、为圣、为人族选人才,焉能因他人诽谤而畏葸不前!一世骂何如百世骂!”

    万学正和王院君相视无语,蔡县令这话是说如果给了方运双甲,能得一世骂名,要是不给,就要被骂百世,把方运捧高到了极点。

    蔡县令说完,大笔一挥,划掉之前对方运请圣言的乙等评语,重新书写评语:

    一身是病伤,

    牛车赴考房;

    寒门少笔墨,

    为圣选贤良。

    甲!

    请圣裁!

    万学正和王院君目瞪口呆,没想到蔡县令下了如此重注。

    两人为官多年,看完后立刻意识到,这个蔡县令看出方运必当成名,所以借此机会一搏。

    输了,不过是罚俸,朝廷不会重罚,因为给方运争双甲也是让景国受益。

    可要是赢了,他会成为景国第一个出双甲童生的县令,虽然院君主管教化,可县令才是一县的主考官和父母官,功劳最大,绝对可以得到提拔。

    王院君和万学正顿时心服口服,怪不得对方是进士,单就这份勇气和豪气就不是他们能比。

    两人相视一眼,立刻大声说:“请圣裁!”

    三人的声音通过文院无处不在的才气进入虚空,最龗后来到东海之畔、泰山之南的曲阜,圣院。

    遥遥望去,那是一座倒立的高山,上粗下细,山尖朝下插进地面,而山话。

    王院君说:“县尊所言极是,他毕竟年纪还小,切不可过度捧杀。那个方仲永我也见过,一直为他担心,可惜他父亲利欲熏心,日后难说。”

    蔡县令点点头,说:“既然名次已定,那就开名封,写金榜。”

    于是众人把试卷封住名字的地方撕开,然后拿出五张很大的黄纸,就是所谓的金榜。

    蔡县令只扫了一眼就记住五十名童生,提笔在第一张黄纸的左上角写上:方运,甲,甲。

    第二行写:方仲永,乙中,乙下。

    ……

    “生不逢时。”王院君看着方仲永的名字低声说。

    写完五十个童生的金榜,蔡县令说:“我来写今日的文会请柬。”

    王院君和万学正沉默以对。

    每次放榜后的当天,三位考官会举办一个文会,请本地有功名的人和排名前十的童生参加,主要是讨论、点评和鉴赏这次县试的试卷。

    请柬本来让别人写就可以,但蔡县令自己写,说明他对今天的文会极为看重。

    等忙完一切,已经是下午三点多,文院正门大开,外面人山人海,大量的考生和亲友挤在外面,把文院门口原本宽阔的场地挤得水泄不通。

    不等张贴金榜,一个人急急忙忙向文院内走去,众人一看是本县的鲁捕头,都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

    鲁捕头快步找到蔡县令,弯腰拱手,道:“启禀县尊,那夜的事已经基本查清,只是没有证据。”

    “说!”蔡县令不算高,但目光极为有神,严肃地看着鲁捕头。

    “是!大源府柳家的柳子诚看上方运的童养媳,刻意交好方运,但那杨玉环却是贞洁烈女,对方运死心塌地,方运也没有为银钱放弃她。柳子诚事败恼羞成怒,曾出言威胁,后命人在吉祥酒楼附近的小巷围殴方运。”

    “确定是大源府柳家?”

    “绝不会错。”鲁捕头小心翼翼看着蔡县令。

    蔡县令皱眉苦思。

    片刻之后,鲁捕头低声说:“下官还听到方运的一件奇事,不知当说不当说。”

    “说!”

    “方运说他被打的那夜,被一个神秘人救起,然后那人收方运当学生,一夜间教会了方运很多。”

    “哦?那方运此前文采如何?学问如何?”蔡县令立刻问。

    “很差,连我当年都不如,断然不能中童生。”

    蔡县令看了看鲁捕头。

    两百年前捕快衙役的地位很低,根本没有品级,但这些年人口增长、才气鼎盛,考取功名的人越来越多,大量的秀才童生充实到各个职位,捕头也有了从九品的品级,管缉拿治安,甚至有朝廷配发的文宝腰牌。

    这位鲁捕头是一位秀才,考举人无望才当了捕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