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传媒巨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二章比较(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出口急需的中国产廉价生活品,另一方面就是大规模的私有化。

    当然相对于那些吃相难看的本国官僚和西方跨国公司,保罗的做法就稍微显得有“良心”一些。

    比如说,东欧几国的二十几万文化部门的职工基本全部接收,本来这些人全都是国家养的,现在全部变为保罗工作,尤其是在这个动荡时期,收入反倒是有一些增长,更避免了失业,这一来,就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因此保罗在苏东多个国家的几次大收购,就成为了这些东欧国家的宣传典型,成为了私有化的样板工程。

    当然,保罗并没有吃亏,通过商业地产的改造,成立了几百家超市(同样消化中国的产品)和影院,并且还有代工厂,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的就业人员。

    虽说那些私有化变成了官僚的盛宴,但还是需要立牌坊的。所以在不断的宣传下,保罗投资的各种产业的私有化,在苏东多个国家已经隐隐变成一块金字招牌。

    对于这样的结果,保罗自然是心中偷着乐,毕竟他这相当于比干坏事还赢得表扬。

    其实相对于那些穷凶极恶的掠夺者,他还真的是比较讲良心的,他之所以有了好名气,多半还是因为和这些人比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