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不知道她还有这手艺,听说时翻着白眼:“早知道你会这一手,咱们卖猪杂时就做些饼子卖了。”
李氏撇嘴:“我笨记性不好你又不是不知道。不过现在想起来,不也不晚。”
如果她现在玩的是什么模拟经营类游戏,以无名小店的受欢迎程度,绝对能成为榜单前几位玩家。
好在做酸辣粉不像猪杂粉那样繁琐,不需要提前将猪杂洗净切煮。
做粉条男人女人都可以,提前一天将粉条做好,控干水就是了。
她这是小吃店没得办法,如现代那些做的很好的老店,都是现做粉条,那样口感才好。不过她已经在其他方面尽力做好,这种小瑕疵大家就无视吧。
除了粉条,还有一把把做好的挂面。
做挂面比她想象中的要简单多了,不过这种挂面和后世吃的那种还有些区别,口感也稍差一点。小吃店嘛,顾不了那么多,阮伊人给自己开脱。
不过在做挂面时,倒是不小心做了一个衍生产品——方便面。
也许,过些日子她能把方便面搬进自己的店里。但想象豆油的价格,阮伊人还是有些心疼的。
林旭和欧飞因来的晚了许多,只排到了个中间的号码,这会儿就巴在门口往里面瞅。
得亏钱氏对待这些年轻人态度好,不然她在这儿切豆腐,你忽然伸个脑袋进来,肯定一巴掌乎过去。
“阮娘子今天要做什么?我闻到香香的味道,好像是猪肉。”林旭按按肚子,咽了咽口水。
阮伊人正忙着,也没工夫给他讲,让他去看店里挂着的价位牌。
“酸辣粉?豆腐汤?咦,还有槐叶冷淘卖。唔,可加肉酱,也可加鸡蛋酱。”林旭还想问清楚,可看到阮伊人是真的忙,只能咽着口水,在脑海中猜测都是些什么好吃的。
等锅里的肉汤烧热,阮伊人终于喊了号码牌。
“我我!我是一号!”
进来是个熟人,阮伊人一看就乐了。
这个是沈亦文嘛,大名鼎鼎的沈二郎。
沈亦文看着菜牌,感觉哪种都想吃,反正他饭量大,便都要了一种。
紧跟在沈亦文后面的几位,也都点好了。
这边肉汤里煮粉,清汤里煮面,另有一桶冷水,是用来给面条过水的。
光看这个,大家也弄不清楚名堂,捏着号码牌,抻长脖子坐立不安的。
作为一号,沈亦文点的种类多,本以为要等一会儿。可没想到才一盏茶的功夫,阮伊人便喊了:“一号你的粉和面好了。”
因店里客人总是很多,阮伊人这里是店家叫号,客人端碗的模式。
虽然之前被人诟病,但习惯了也好。
而且每个碗底都有个木质托盘,也不怕汤水撒到身上去。等吃完了,便有人过来收拾。
体验第一回觉得有点别扭,习惯了就觉得很新奇。
阮伊人心想:这算什么,你们要是见过大学食堂和各种快餐店,就对这个见怪不怪了。
沈亦文的饭菜一上桌,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只见那白瓷碗里,红红绿绿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可分得清红得是辣椒,绿的是芫荽和小白菜,至于汤里的倒像是什么粉条的。再看另外两碗,里面盛着的倒是大家熟悉的槐叶冷淘。可上面摆满了菜码,有胡瓜丝,有萝卜丝,还有青豆鸡蛋丝等等。再一碗飘着豆腐丝的清汤,虽然清淡,可也透着股香油味儿。
沈亦文吸了口气,先去调拌那碗槐叶冷淘。随着他的筷子搅拌,浓郁的酱汁挂在碧色的面条,诱人的香味儿散开,引得周围人尽吞口水。
“天,这什么?我看到了,那一粒粒的,是猪肉吗?”
“啊,那金黄色的莫非是鸡蛋?”
“天啊,那小白菜上的难道是肉沫?”
沈亦文被他们吵得头疼,气得大喊:“你们的菜马上就要上桌了!能不能不要表现出一副没吃过东西的样子!”
几个人异口同声道:“就是没吃过又怎样!”
沈亦文:“……”我和你们讲,你们再这样,我就叫我全家人过来吃饭了。
面条咬下去的第一口,倒不如意料之中的弹韧,反而是一种轻薄滑溜的口感。凉爽之中,又带着一种微苦的清甜。肉酱浓郁,可配上各色菜蔬,又十分解腻。
而鸡蛋酱,有一种鸡蛋的香气外,酱带着一种微微的甜,伴着芽菜吃,浓香满口。
饮了口豆腐汤,清淡爽口中,更有一种满足感。
不知不觉两碗面条下肚,这才香气捞着酸辣粉来吃。
炸酥的黄豆已经被泡软,但因浮上层不影响口感。肉沫香辣,味道也好。再嗦一口粉,险些被酸辣的味道呛到。粉条弹滑,口感又韧,细细咀嚼,饱含汤汁的香气。虽飘着不少油花,可也不觉得油腻。
这时候拿一个饼子蘸着汤汁吃,那叫一个香。
沈亦文吃的胃口大开,恨不得再叫一碗。只是这会儿人人都闻到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