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佳妻临门,夫君你别靠太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开业酬宾(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阮伊人朝他笑了笑,让他快去上工。

    这会儿天还泛着灰,阮伊人将炭炉烧好,瓦罐就摆在上面温。还有一个稍大的炉子,上架着个三层但不大的蒸笼。

    冬日的齐州城,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雾。如丝状,千丝万缕透着寒。

    朦胧的街巷里,沉积的积雪已被清扫干净。忽然,两点火光,伴随着诱人的甜香蔓延。

    李富贵揣着手,手里拎着打更的梆子,时不时擦一下鼻子。

    他的袍子穿的不够厚,这会儿冷的厉害。在城中绕了一晚上,腹饥的很。他摸了摸贴身揣着的十个大钱儿,准备去老杨树面馆吃碗阳春面。

    这家的阳春面浇头用猪油,加上香气浓厚的野葱,还给浇上一撮猪油渣,吃的时候满口鲜香。

    天冷时,就要吃些热乎的。

    他走在这条平常的路上,脚步忽然一顿,抬头看了看陈家面馆的招牌。

    陈家面馆不做早市,味道比老杨树还要好,价格却贵些。可这会儿在面馆门前,有一个包着头发看不出年纪的女子,正蹲在一个简易的炉灶前搅动着陶锅里的食物。

    他刚刚闻到的甜香就是从这儿传来的。

    李富贵爱吃甜,可糖贵,他舍不得。

    “大嫂,这卖的什么?”

    听到动静,女子抬头看他,竟是个娇俏貌美的小娘子。

    “豆粥和窝头,客倌可要尝一尝?若两样都点,还会送一碟拌萝卜干。”

    李富贵眼馋锅里粘稠浓郁的豆粥,舔了舔嘴巴,又唯恐钱会不够。

    “那……几个钱?”

    “开业酬宾,一碗粥一个窝头十文钱。”

    李富贵眼睛一亮,摸出十个钱。

    “给我来一份。”

    卖粥的小娘子皮肤又白又嫩,双手也干干净净不见半点脏污。一把木勺在锅里搅一搅,便盛了一勺在碗中,又自蒸笼里取了一个金黄的饽饽,并一碟小菜摆在他面前。

    “客倌请用。”

    李富贵是个被人瞧不起的更夫,还头一回被人这么对待。忍不住将手擦棉袄上擦了擦,这才端起碗抿了一口。

    他这一口又快又急,连汤匙都顾不上用,烫的哇呀一声。

    阮伊人被他吓了一跳,忙问:“刚出锅的粥,是不是烫到了?”

    烫着了也不怕,米粒的香,豆子的软烂,红枣和红糖的甜一股脑在口腔中炸开,袭击着早已退化的味觉。

    他又忙用筷子夹起那个饽饽,咬一口有玉米的香还有淡淡的甜。就连赠送的小菜,也都不凡,各种香美滋味在口腔中循环,李富贵头一埋,顾不上说话,吃的稀里呼噜的。

    阮伊人怔了一会儿,嘴角的笑容一点点扩大。

    她曾做过许多工作,可从没想过有一天她要靠着厨艺赚钱。

    一碗粥与一个窝头卖十文钱,看似便宜,却也有得赚。

    最近粮价低,买米买豆都花不了几个钱。其中贵的,就是红糖了。

    至于玉米是家里有的,因今年种的太多,钱氏还总担心吃不完要生了虫。而红枣,则是采至山间。唯一需要多花钱的,只有红糖了。

    但因枣甜,红糖也不需很多。

    她与秦靖商量,若是生意好,还可以煮别的粥水来卖。

    李富贵正吃的香甜,忽然有人问:“兄台,这吃的什么?”

    转身一看,见是个书生,就将阮伊人刚才说的话复述了一遍。并表示,这可是齐州头一家。

    “真的好吃?”

    “骗不了你。”李富贵拍着肚皮说:“掌柜的说开业酬宾,一碗粥一个窝头加小菜才十文钱。十文钱你能买什么?不过一小碗阳春面,还填不饱肚子。”

    书生被他说的意动,磨磨蹭蹭在长凳上坐下。

    李富贵几乎将碗舔干净,末了不好意思道:“掌柜的我明日还来吃。”

    阮伊人含笑点头,欢迎他下次再来。

    窝头和粥水都是现成的,很快就上了桌。

    和李富贵相比,书生的吃相要斯文的多。

    可他瘦巴巴的,想必平日也吃不到多少荤腥。抠抠搜搜摸出十文钱,端着碗慢慢喝了起来。

    入口的甜香让人感动的几乎要落泪,他都不记得上一次吃到这样好吃的食物是什么时候了。

    “好吃,真好吃。”

    阮伊人见他吃的开心,也没去打扰,继续翻搅着锅中的粥水以免糊底。天这样冷,她可不敢从炉火上端下来,唯恐一会儿就凉了。炉子里是小火,虽不至于烧焦,但若加注意,也要焦糊。

    书生吃完,抹了抹嘴,心满意足的离开。

    他走到一条街,遇到几名同窗,不禁与人谈起:“窝窝头,金黄色,如雪絮,如砂糖……”

    引得几个没用朝食的少年郎肚中叫唤个不停,直接冲到摊子前要了一份金黄窝头和豆粥。

    甜食是一种会令人心情愉悦的食物,但古代冶糖技术简陋,糖早已成为一种奢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