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抿抿嘴唇,翕动鼻翼,侧过头来,看着萧之藏,似在征询他的意见。
萧之藏双手抚桌,坐直身体,深吸了一口气,迎着李三娘的目光,说道:“殿下,我看此事虽无十足的把握,但也有八成的希望,毕竟,我军连战连捷,兵临城下,敌人震撼,连朔方的辅国大将军都城破投降了,何况是其他人呢?除非此人是梁师都的心腹,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一条道儿走到黑!”
李三娘听闻,眨眨眼,没有说话,抬起头来,看着门外,陷入沉思之中。
冯弇见状,张开嘴唇,还想说话时,只见萧之藏抬眼看过来,轻轻地摇了摇头,冯弇只好作罢。
屋外,雨后放睛,一片亮堂,两名老卒正在院中清扫满地的落叶,扫帚“唰唰”响起,落叶渐渐成堆儿。
看有移时,李三娘才收回目光,对二人说道:“既如此,我同意冯将军进城劝降,并在霍公那儿帮你们打埋伏,不过,你们也得应允我两件事儿…”
“殿下,只要您恩准,不要说两件事儿,就是两百件事儿,我也愿意!”冯弇高兴得满脸红光,搓着双手说道。
萧之藏则扭过头来,安静如常,侧耳倾听。
“其一,待大军出城,集结待攻时,你再进城劝降;若有不虞,城外有数万大军,好作接应。”
见冯弇点点头,李三娘继续说道,“第二,进城后,同冯端对话时,循序渐进,试探而行,切不可开宗明义,直抒胸意,暴露劝降的意图,以防不测啊!”
“末将明白,谨遵殿下教喻!”冯弇在座中一揖,说道。
旁边的萧之藏听闻,也点了点头,喃喃道:“殿下思虑周全,如此甚好,万无一失了…”
后火城的这一幕,久久萦绕在李三娘的脑海中。
此刻,帅营里烛火幽幽,细烟袅袅,李三娘难以入睡,心里还是隐隐担忧,不知已悄然出营的冯弇是否到达阳山城了,是否与其堂弟见了面,是否能够劝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