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两个时辰前, 宫里来了内侍,急宣霍显进宫。
胜喜没了,顺安帝身边的大太监换成了吴升, 这人受过霍显提拔,言语里也算亲近, 听霍显问宫里事,他直说道:“是九玄营的事, 大人想必也听闻,自许太傅故去后,朝中便有些浮躁, 又有人重提了当年东宫兵变案,这不, 发现九玄营的人背地在翻查当年之事,事情过了这么多年,查自然查不出什么水花, 可皇上忌讳呐,今夜着东厂拿了九玄营总督宁大人,没想到竟从宁大人家中翻出些信件,发现他这些年仍与当年的东宫逆党有所联系——这便算了,关键是此事牵涉的还不止宁大人!”
霍显骑在马上, 黑夜里看不清他凝肃的面孔, 他把缰绳在手掌上绕了一圈, 语气懒懒道:“有这事?还有什么人?”
吴升骑马与他并行,擦着汗,道:“宁大人要查, 自是得有人替他查,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 三法司皆涉事其中,适才御史台左都御史周大人进宫求情,也被一并扣了……而且,还牵扯到了宣平侯。”
缰绳在掌心勒得很紧,磨破了皮,霍显只轻嗤了一句:“是吗,没事找事,活该。”
吴升讪讪一笑,并不敢掺合进这对冤家父子的争斗中。
夜里的街巷空荡荡,气氛冷寂,只余马蹄声踏踏,吴升看不见,霍显的瞳孔在这时暗了下来。
九玄营当年是怀瑾太子麾下的精兵,在东宫出事后,九玄营便不受重用,无论是后来继位的承和帝,也就是怀瑾太子的胞弟,还是现在的草包顺安帝,都十分忌讳曾隶属怀瑾太子的九玄营。
即便当初并无证据证明九玄营参与了太子谋逆案,但九玄营终究被牵累,这些年来沉寂已久,已经很没有存在感了。
此事还涉及旁人也并不意外,当年的怀瑾太子如明月皎皎,一身浩然正气,在朝中声望极高,朝中半数人都追随于他,包括宣平侯。
而后太子身死东宫,引得朝野百官恸哭,那时想要彻查此案的呼声已然很高,可惜最后并没查出什么结果来,又逢显祯帝驾崩,此事也就彻底没了动静,但怀瑾太子仍是很多人心中的一根刺。
尽管历经两代帝王,朝臣换洗,权力更迭,也仍旧有不少人对太子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