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黑!”
这三个字一出,陶公瞬间会意,扭头看向那方锦盒。
“小伙子,你确定?”
可陶公却对沈浪的说法表示怀疑。
毕竟,沈浪连锦盒都没有打开,怎么可能确定,真迹就在赝品之中藏着。
“陶公,虽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但我几乎可以笃定,不然您祖上也不会舍命去保护这副赝品,同时还要让你们保存下去。”
此言一出,陶公再也按捺不住。
当即打开锦盒,带上白手套,捧出了里边的卷轴。
卷轴徐徐展开,众人纷纷激动的站立起来,向着这边看来。
随着卷轴被拉开一段,陶公立刻将它举到面前,借着外边的阳光,映照纸张。
可仔细看过,陶公再次皱起了眉头。
“小伙子,只怕你猜错了。”
陶公叹了一声,无奈的又把卷轴放了回去。
沈浪丝毫不急,拿起桌上的白手套,戴在了手上。
在陶公惊愕的目光中,拿起了卷轴。
原本陶公想要阻拦,可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开口。
砰砰!
沈浪并未理会画卷上的内容,反而弹指在那木轴上敲了两下。
“空的!”
听到这清脆的声响,陶公猛地站了起来。
“陶公,能藏东西的地方,也只有这木轴了。”
说罢,沈浪双手攥住轴子,猛地用力一扭。
轴头发出一声脆响,咔吧一声掉落下来。
“陶公,您可以吩咐人放鞭炮了。”
沈浪微微一笑,转手把卷轴递还给了陶公。
陶公双手颤抖的从沈浪手中接过卷轴。
当他看到中空的轴子里藏着一卷宣纸后,激动的老泪纵横。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居然真的存在李白真迹。
宣纸缓缓展开,其上赫然正是如照片上一般无二的《赠汪伦》。
正如沈浪所言,宣纸上的笔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丝毫没有磕磕绊绊的痕迹。
“陶公,您老还是收起吧。这唐代的宣纸,未必经得起风吹日晒。”
听到沈浪提醒,陶公连连点头应是。
站在下边的山本美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