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世棠一回家就先是上交今日的进项,随后将水缸卸下来放杂货屋里去。
正忙活着呢。
外面是一阵敲锣打鼓。
“这儿是顾启理家不。”紧接着就听到外头有人喊。
林氏正巧在厨房里准备午饭,听到自家长子的名字之后,连忙将手往围裙上擦了擦,将围裙丢在凳上就往外走。
人一出来,就看见两名男子,穿着衙门的衣服,手里还捧着一个木匣子。“这位大婶,这儿可是顾启理的家?”
“是,我是他娘。”
男子一听这话心里顿时一乐,“是这样的,你家公子在院试中了第四名,成了秀才,此次我们过来,一是报喜,二是送礼。”
林氏听到自家儿子拿下秀才之后可高兴了。
连忙招呼两名衙役进来,给他们准备茶水。
顾谛暄也听到了动静,连忙从田里赶来。
人一到家就听自家大孙子考中了秀才,当下高兴不已。
顾谛暄连忙让李氏去那些铜钱过来,给两名衙役送去,当做喝茶的喜钱。
衙役自然不会拒绝,不然也不会跑这么远来报喜。
拿了钱,喝了茶,又带上了两斤辣白菜后,两人就走了。
衙役这一路敲敲打打的过来,整个桃花村都已经知道顾家三房的顾启理中了秀才,是村里最年轻的秀才公。
衙役一走,村民们笑呵呵的过去恭喜恭喜,有几个更是想跟顾家结亲,直径问起顾启理的婚事。
林氏的虚荣心在这一刻被充分的满足。
她很是享受。
“阿理如今是秀才公了,寻常人家是配不上他的,将来还得考进士,当大官的,这发妻怎么也得书香世家才行。”林氏这话说的,就跟针一样往人心里戳。
可偏偏这话说的也没错。
当大官的妻子,怎么能娶个穷乡僻壤的女子为妻,带出去太掉价了。
老大她们是够不上了,可不是还有老二么。
林氏也没想到,向来无人问津的阿珲也有这么枪手的时候。
“各位婶娘,我也瞒着你们,我家阿珲也定了人家。”
七姑八婆顿时没了话。
想着秀才公配不上就算了,连老二都晚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