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这几天,世子经常跑到王后的通明殿外跪着求见,说是想求母后允许他探望殿下,中殿压根不露面。我觉得估计是前几日天中殿不见我的消息让他察觉到这次事件的反常,资善堂前前后后来了好几位身着官服的朝中大臣,都是朝廷上坚定支持世子的一派,我这个妻子除了每晚去世子住所帮他上药酒外一点办法都没有,没办法,自己处境尴尬,现在又是非常时期,我这个赵氏送来的世子嫔还是避避嫌,两边都不去招惹,免得闹起来两边都拿我祭旗。转眼王上已经病了有十日了,康宁殿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现在汉阳城里已经是流言四起,我母亲在宫外都听了一耳朵流言,她借口说准备送我弟弟郑仲载去东莱赴任,带他进宫拜见我,顺便打探一下消息。
赵氏作为未来的王上的岳母,在我册封为王世子嫔后也被封为丰府台夫人,且搬出了赵府,不过不知道她和她堂兄的骨科畸恋有没有断掉,不过她也是聪明人,知道我这个随时会倒台的世子嫔早晚靠不住,所以常常借着进宫拜见贵人的机会暗示想回族地东莱,终于上个月王上还未病的时候答应了让我弟弟去东莱当个小官(考虑到国土面积估计相当于大明一个村长吧),等走马上任后安静如鸡地待在东莱,将来不管世子还是赵氏掌政,应该都不会为难他。
母亲赵氏,闺名唤作华音,是海源赵氏旁支的嫡出小姐,长相非常秀气,不似大部分朝鲜佳丽长着高颧骨大饼脸,她长了张小巧的瓜子脸,即便曾过过忍饥挨饿的日子,仍举止优雅,除了个子高挑些外,一点都看不出是出身赵氏这样的武将家族。她和东莱郑氏的联姻是赵氏上升期向儒林名流的示好和合作,但随着父亲和祖父相继过世,郑氏迅速衰败下去了。而三年前倭寇自东莱登岸入侵,郑氏宗亲在东莱祖祖辈辈盘根交错的势力也折耗殆尽。很显然,这次联姻就结果看是相当失败的,赵氏赔了个嫡出小姐,郑氏从清贵名流变成了两班里的破落户,所以出嫁了的母亲带着儿女投奔娘家也就只是旁人茶余饭后的笑料,我和弟弟郑仲载至少还是衣食无忧地长大了,反正赵氏家大业大,打秋风的亲戚也不止我们一家。
母亲进门后向我使了个眼神,我让宫人们都退出去了。她赶紧凑上前草草行了个礼,一脸急色地问我宫里是否有异。呃,小屋子隔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