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家属区,有六排建筑,每排有五套平房小院,每家每户的建筑格局一模一样。军人建造的房子在结构上处处体现个整整齐齐的风格。按部队上的级别,这一片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分配给军团长级或以上的高级指战员的家属住。
自打三年前的二期家属楼盖好,平房区那也炸过营,热热闹闹的都去参观过楼房。家属们大多数都是从农村来的,很多人从来没踏足过一步任何楼房建筑物。看着眼前那么高的楼,谁不想自己家住上楼房呢!
二期建设的家属楼共建有16栋,每栋楼高5层,中间是走廊,门对门各6户,每层共有12户。每栋楼单套的建筑面积有大有小,大的少,小的多;最大的房三居室,其余是两居室,一居室以及单间,并且单间最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家属随军的住房问题。
三居室和两居室,每层各一套;其余的都是小房,最多的还是大单间,可不就是像个筒子间嘛。旦凡够得上级别的军人,在家属们的助攻之下,各各出奇招,挤出油、抢破头那都是小场面,对管分房的后勤处来说,不算啥!不算啥!在部队一切按级别走。
有的军人及家属说,只要能住上楼房,大单间就大单间,筒子间也那是楼房啊。得,有人说筒子间,也就不怪大家称家属楼为筒子楼。可住上楼房的,听到自己住的楼房被叫筒子楼,翻着白眼说:你们那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哼,你想住楼房,你男人有本事让你住吗!扭头关上自家房门,不聊了。
军人和家属们雪片似的提交了住房申请,都觉得自己赶上好时候了,洗脚出田的农民,咱也能住上楼房了。
住平房的也想换到楼房去住。达不到随军条件的,就不提了。达到随军条件的,像周江沿这样的正团级别,那也只能分给一套两居室。
有些军人扛不住自家婆娘和老爹老娘的压力,只好跑到后勤处,低眉顺眼似的说:能不能看在自己立了不少战功的份上,照顾一二,给个楼房指标。
后勤处的人一听,嗬!拍着桌子就怼了回去:在分房面前不要提战功,你有战功,那同级别的哪个没有一堆的战功。都是从各大战役活着走下来的,谁不知道谁!
得,鸟悄的,回去吧。
那位军人回去给家属们一说,家属们的火都灭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