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出凉亭,见着她挽着姜曜的臂膀走出院子,小女儿仰头与身侧男子明媚巧笑,眼中都是他与秋光。
兰惜停在长亭边,带笑的眼中渐渐湿润,仿佛在女儿和他身上看到了别的什么影子,长舒一口气,一抬手心,就触碰到了秋光。
四周静谧,斑驳光影在脚下铺了一条路,春来春去,韶光似水,自己与夫君的往事历历在目。
兰惜转过身,抚平眼睛欲坠的泪珠,裙摆曳地,抬首往另一明亮处走去。
她的女儿已经遇到了良人,她很快也该动身再去寻她的爱人了。
太子与柔贞公主,带着公主百十车的嫁妆,浩浩荡荡经过河西诸郡,路上父老乡亲流涕相送,队伍终于在年关前回到了长安。
天下动荡久矣,大昭边关久不能太平,而今太子一扫西域,莫不令天下人扬眉吐气,当军队一回到京城,全城百姓们出来夹道迎接,欢欣鼓舞,高呼太子之名,跪拜太子与公主。
街头巷尾议论着东宫的婚事。
柔贞公主一嫁卫侯,躲入东宫,二嫁魏家三郎,传出公主与太子流言,三远嫁和亲,被太子千里迢迢又带回大昭,由天子为二人,如此传奇充满曲折的故事,早就在坊内街内口口相传。
公主骑白马,与太子并驾齐驱,行走在最前头,二人俱是芝兰玉树之貌,甚是般配。
在百姓们的欢呼声中,浩浩荡荡的车队进入了巍峨的皇宫,厚重的朱漆华门向两侧打开,城楼上士兵高呼殿下。
宫廷中举办了宫宴,为太子接风洗尘。去岁今年人相同,席间气氛却迥然诡异。
当太子携柔贞公主出席,殿内静默无声。
太子身形挺拔身着骑装意气风发,在他身侧进来的柔贞公主,换上了一身鹅黄宫裙,发间步摇流苏轻晃,朝着上首帝后二人盈盈行礼:“见过父皇、母后。”
殿内人神色几闪,气氛微妙。
皇帝坐在宝座上,凝望姜吟玉的面容出神,唇瓣翕动沙哑地唤一句“柔贞”,半晌才回神,道:“好孩子,快起来。”
韦皇后在一旁凤座上,长甲抵着额头,闭目蹙眉,似乎头疾发作了,好一会才睁开双眼,愣谁都看出是强撑着。
殿内人莫敢吱声,也心知这事怕放谁身上都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