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甚至有了一丝丝喜悦,渴望着百里容音等人的到来。
然而京都城内,百里不答夜不能寐,一夜之间召集三次文武百官商讨对策。
百里不答自信,并不认为百里容音能够突破他设置的重重关卡。
“众位卿家,你们有什么妙策,说来一起商讨商讨。”百里不答语气平和,不似往日嚣张。
对众人也是和和气气,像极了一个虚心请教的明君。
王一伯站出行列,恭敬地朝他一拜,缓缓开口道,“皇上,微臣以为应当立刻派人游说辽国大将军赵龙,让他与我军形成掎角之势,将敌人绞杀!”
周怀宁冷声道,“王大人所言是否太过于片面了些,谁人不知辽国就连我皇登基大典都不派人前来参礼,赵龙更是不闻不问。与辽国合作谈何容易,更何况辽国人多变,不可信,微臣以为应当派二十万精锐大军,将李容儿、李袭等人各个击破。同时斩断他们的粮草来源,就是憋也要把他们给憋死!”
说的容易,却是那么笼统。
百里不答闻言,心里欢喜,对周怀宁生出宠信。
他要的便是如此刚硬,震慑敌人。
“哼,你说的容易,二十万大军,一时间哪里有这么多的兵可以调,总不能将守卫京都城的兵马,一并派出去?”王一伯见百里不答朝着周怀宁满意的笑,瞬间不平衡。
自从有了周怀宁,他在百里不答心中的地位低了几个点。
自以为是百里不答第一谋臣的他,很是不爽周怀宁横插一腿。
周怀宁阴阳怪气的说道,“周围大片疆域丢失,单单只剩下京都城,王大人是不是以为皇上只是京都城皇上,而不管其他地方的死死活?”
“我,我不是……” “好了,都不要吵了,两位爱卿所言都有道理,不过这从京都城附近调兵一事,有待商榷。”百里不答不满的瞪了一眼王一伯,“今夜朕询问尔等意见,尔等可以畅所欲言,有什么话好生谈论,莫要吹胡子瞪眼睛的。”
都是大臣,搞得跟街上的泼妇似的。
王一伯一听急忙退了下来,不敢再针对周怀宁。
“微臣以为,应当诏安为主,讨伐为辅。”一个官员找站出行列,摇头晃脑的说着。
“李袭再怎么也是楚国皇子,即便是被废也应当听从太上皇的圣旨。皇上何不请旨太上皇,给李袭乃至天下人下一道圣旨,表示吾皇怀柔之意。”
“微臣以为可行……”
众人畅所欲言,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百里不答听着他们献策,频频点头。
此人所言,正中他的心。
“今夜太晚了些,众位卿家也忙了一天了先行回府歇息,明日早朝朕自有主张。”
众人纷纷退出大殿,王一伯睨了周怀宁一眼,拂袖而去。
周怀宁迟迟不愿离去,直等到众人都离开了以后,这才向百里不答开口。
“皇上,微臣斗胆以为,现如今李袭和李容儿实在是太放肆了,倘若实行怀柔政策,反而让他们变本加厉以为我朝无猛将。”周怀宁轻声说着,时不时瞄一眼他,“微臣觉得龙城等地一旦失守,必将影响京都城。如此即便是京都城附近有再有多的兵马,也是无济于事。”
百里不答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