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道理李袭在上书房的时候,老师都教过。
李袭习惯了忍让,却不代表他不是一个反击的人。
马渊的良言对他来说就是一剂良药,是给他启发,同时也是希望他能够有广阔的胸怀,更要有铁腕手段。
王者是一国之君,更是天下万民之表率。
李袭笑道,“马大人以前为何不与本宫说这样的话呢?”
马渊有些尴尬,紧接着便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跪在了他的面前,“老臣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这朝堂现在是一个什么模样,殿下想必也看得出来。皇上让您监国,可是那些胆小怕事的臣子们没有一个敢违背相爷,那些早已被相爷拉拢的臣子在这个时候也是最得意的。老臣有罪,老臣在三年前已经入了相爷门下,晚节不保了……”
这么真诚?
向他这样敢说真话的人已经不多了,那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人,满心里只想着该如何才能做到高官。
谁又会想到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李袭笑道,“马大人这是在对本宫说真心话吗?本宫深知马大人的为人,可是本宫不知道马大人究竟是想要一错到底,还是走上正途呢?”
晚节不保,哪一个大臣希望自己背上一个奸臣的骂名进入棺材。
马渊已经五十五岁了,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
生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走到了尽头。
“老臣,老臣……”
“马大人不必这么急着回应本宫,本宫从来不强求与人,若是马大人想要保持这样终老一生的话,本宫不会说什么,更不会给马大人使绊子。”李袭笑道,“马大人这么多年为了朝廷鞠躬精粹,你在二十三年前,说过一句话,宁死也不做亡国奴。父皇给您放了一年的假,让您回到家乡看朝廷的作为。一年后父皇下旨让你回来担任刑部侍郎,你欣然接受,这份大义本宫记得,父皇也记得。”
这些事怕是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了,谁还记得他是那样的忠贞不二。
那时候的马渊已经做好了在家乡终老的准备,他种地自给自足不要朝廷的一份银子,直到皇帝所做出来的政绩,让天下万民俯首听命,不再有什么反抗。
仅仅一年时间天下赢得了大定,成了有史以来改朝换代最快恢复平静的。
马渊苦笑道,“殿下知道,可殿下是否知道,老臣多么想看到一个更为强盛的楚国啊。不论此时是楚国还是前朝,老臣一心只想要为老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是老臣怕是看不到了,与其如此老臣还不如早早地隐居。”
有了想要离开朝廷的心。
“马大人何苦如此……”
马渊突然说道,“殿下,百里不答贼心已经凸显,齐王并非明君啊。一旦皇上千秋以后,楚国群龙无首,到时候百里不答一定会做出不臣之事。老臣,老臣恳请您,一定要振作起来……”
不能认输!
一旦认输了,天下万民便成了李泽的附庸。
这些李袭何尝不知,他要该狠下心来做出一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