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吉祥。”
李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昂首挺胸快步走进迎宾阁。
前几日还好好的,怎么今日就装作不认识了?
钱胜见状,心里头犯嘀咕,低声道,“公子,这太子殿下今天是怎么一回事?这才过了几天,太子殿下怎么就对咱们这么冷漠?”
百里容音抿嘴不说话,领着两人离开了迎宾阁。
怕只怕李袭心里头有什么狐疑,对他忽冷忽热的。
不多时,李袭出了迎宾阁,他前脚刚走,后脚辽国使臣便出了门,坐上轿子,催促着轿夫赶紧走。
第二天。
文武百官便来到了宫内正殿,皇帝看着两班大臣,只见李泽,不见李袭的踪影,眉头紧锁起来。
“今日是辽国使臣入朝觐见的日子,兹事体大,众爱卿也是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懈怠。太子呢!太子为何不来!”
李泽冷笑,暗自窃喜。
就在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的时候,李袭大步流星跨进大殿,来到了皇帝跟前跪下,“儿臣来迟,请父皇降罪。”
皇帝面不改色,死死的盯着他,“太子,朕问你,你为何这么晚才来!”
“回父皇。儿臣原本是要进宫的,可是辽国使臣还有一些礼仪不知,便让儿臣去交涉了一番,儿臣这才晚来。”
辽国宫廷礼仪与楚国多有不同,请教一二避免出错也是在常理之中。
皇帝并没有怪罪他,让他站在一旁。
而后,太监高呼,“请辽国使臣入宫觐见。”
众人纷纷看去,可是宫门外却不见辽国使臣身影。
良久。
辽国使臣匆匆赶来神色慌张,一来到皇帝跟前咽了咽口水,急忙说道,“外臣拜见皇上,皇上吉祥。”
“使臣不必多礼,使臣为何这般模样?”
只听见辽国使臣督了一眼李袭,愤愤不平,“皇上,我国皇帝派外臣前来是想要与楚国修永世只好的,同时让外臣带来十箱金银珠宝还有一柄玉如意当做聘礼送给皇上,只为了两国联姻,结永世只好。可是外臣敢问皇上,为何要派皇太子盗取玉如意和国书!”
皇太子盗取玉如意?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交头接耳议论。
皇帝龙颜大怒,冷眼扫了一眼李袭,“太子,可有此事!”
“这,这……父皇断无此事,儿臣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会偷盗使臣之物,儿臣身为太子,又怎么可能为了一柄玉如意行偷盗。”
使臣冷笑道,“太子殿下,昨日太子殿下来到迎宾阁的时候,外臣就跟殿下说起玉如意的事,当时太子殿下看到玉如意,那是一个劲的叫好。外臣在今天一大早起来,想着带着礼物来觐见皇上,可哪里想到却不见玉如意和国书了。”
国书和玉如意都是辽国使臣带来的,特别是国书更是辽国皇帝给楚国皇帝的,是两国真心实意交好的诚意所在。
国书不见了,两国又要如何缔结友好盟书。
皇帝面不改色,说道,“太子,你不是说来朝迟了是因为辽国使臣相请吗?为何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使臣一味地推诿,说什么断然没有见过太子一早来迎宾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