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对面的大理寺衙门里便走出来了许多官员。这些官员与早守在衙堂门口的其它各部官员会合,如鸟兽一般散于大街之上,不知道是去哪里享受京都美食去了,这当值头一天。中午吃吃酒也不是什么罪过,甚至有可能一场醉后,午后便直接回府休息。
与大理寺不一样,门脸明显寒酸许多,阴森许多的监察院第一分理处衙门却依旧紧闭着大门,没有什么入内办事的官员,更没有嘻嘻哈哈四处走动的闲人,一股令人有些垂头丧气的压抑气氛从那个院子里散发出来。范闲静静地看着那个熟悉的院子。那个他曾经一手遮天地院子,心知肚明这是为什么。
如今的监察院迎接着凄凉的风雨,在朝廷里的地位一降千里,尤其是前一个月,很多监察院的官员被一些莫须有地罪名逮入刑部及大理寺中,明明知道是都察院领头的清洗,然而监察院却像是失去了当年的魔力,再也无法凝结起真实的力量。给予最强有力地反击。
此消彼涨。以贺宗纬为首的御史系统,隐隐压过了胡大学士。开始率领整个文官体系,向监察院发起了进攻,不知道有多少监察院的官员,在大狱里迎来了残酷的刑罚。
如今的庆国,早已不是有老跛子的那个庆国了。
楼梯上传来一阵稳重的脚步声和自持的笑声,约摸七八名官员从楼下走了上来,看服饰都是一些有品级地大员,只是这些官员们并没有上三楼的雅间,而是直接在东家的带领下来到了栏杆边,准备布起屏风,临栏而坐。
新风馆以往并不出名,虽然就在大理寺和监察院一处的对面,可是官员们总嫌此地档次太低,哪怕雅间里也没有姑娘服侍,所以宁肯跑的更远一些。直到后来范闲经常来此凭栏大嚼肉包,硬生生地将新风馆的名气抬了起来,风雅之事,从此便多了这一种。
今儿来新风馆的官员大部分是大理寺的官员,而今儿地主客则是刚刚从胶州调任回京地侯季常。大理寺的官员们清楚,这位曾经地范门四子之一,如今已经放下身段,投到了当年与他齐名的贺大学士门下,从而才有了直调入大理寺的美事儿——世事变幻,实在令人唏嘘。
官员们对于侯季常背叛范闲,暗底下不免有些鄙视,只是面上却没有人肯流露出来。今儿是侯季常初入大理寺,自然拱着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