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分派了最重要的职司,一在北齐后转西凉,一在江南盯着内库。如果这两个人被皇帝陛下消除了,范闲只怕会后悔终生,虽然不知道陛下会不会有闲情事先就布置下杀着,但既然消息递了出去,范闲略放心了些。
他看了一眼院子里身旁地这些启年小组成员。唇角微翘温和地笑了起来,自己被软禁在府中七日,这里的部属也忙碌了七日,除了打探消息之外。今天也终于想尽一切办法进入了范府,不得不说,这些部属才是监察院里最有实效的那批人。
启年小组的名字取自王启年,从庆历四年开始,直到庆历七年秋王启年失踪,整整三年的时间,所有的成员挑选进入,都是王启年一手决定。这些成员原本在监察院中都是不起眼的编外文职人员。或是不受重用的下层官员,然而却恰好合了范闲地眼缘,王启年脾气,这些官员一旦拢在了范闲的麾下,却忽然回复了他们最初强大的执行能力,回复了光彩,成为了监察院内部很隐密却又很出名的一个小组,一个直属于范闲的小组。
比如这些日子里。这些启年小组成员地应对极得范闲的风格。一旦知道事有不谐,第一时间内遁入黑暗之中。在保住自己性命的前提下,没有冲动地去做任何事情,而是小心翼翼地探知着各方的反应和情报,然后找到合适地方式,交由范闲定夺。
拥有这样一批忠诚而不自骄,能干而不盲目的下属,不得不说是范闲的一种幸运。他的眼光拂过院中诸人的面庞,心头一动,忽然想到除了王启年慧眼识人之外,监察院内部怎么可能有如此多的精英被埋葬多年,蒙尘多年,却要等着自己从澹州来京都后才发掘出来?王启年真有这样的毒辣眼光?还是说这些……忠诚的下属,本来就是那位监察院地老祖宗一直压制着,留给自己如今使用?
范闲的眉头皱了起来,心乱了起来,思及陈萍萍待自己的亲厚,许久无语,一声叹息,却也没有时间去问这些下属什么,直接挥了挥手,走进了院子后方那座井旁的安静房间里。
房间里一张大大的书桌,上面摆放着监察院专用的纸张封套,还有一整套火漆密语的工具,砚台摆放在书桌的右边,初秋地天气并不如何冰凉,想必要化墨还是很简单地,但是范闲没有去磨墨,而直接从书桌下方取出了内库制出来的铅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