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庆余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春来我去也(4/7)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人气。不论是哪一种气味,至少都证实这位陛下开始从神坛里走了出来,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一个虚无光彩身影。

    冬去春来,又是废话,好吧,总之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庆国早已送走了下的稀里糊涂的无数场雪。迎来了转暖地天气。初生的绿芽,瑟瑟地翠花。

    而庆国东北方地第一重郡——燕京。则是迎来了一行身份格外重要的队伍。此时天时已入三月,官道两侧青树抽枝,于春风之中招摇,就像是举着花束喊欢迎欢迎地孩子,看来连这些植物都知道这行队伍的重要性。

    燕京地处偏北,从京都直行崤山再往北转,经由一条通往沧州的平行官道,往东北方伸展,便到了这座大城。此地在数十年前,还是大魏的一座城池,史称南京,只是被庆国伟大地皇帝陛下硬生生打了下来,改名燕京,取之燕衔泥而回之意。

    至于燕京故地很一千多年前,是不是庆国祖宗的属地,这就没有任何人知道了。但是燕京的名称,至少给了庆国一个正义的名份,加上此地故民民风温顺,多在统治者转换间生活,没有太浓厚的民族情感,所以庆国只统治了三十年,却也治成了熟地,俨俨然成为庆国一座离京。

    燕京极大,极繁华,与东夷城所控的十数诸侯小国接壤,尤其是与宋国更是亲密依偎,如果庆国意图征服东夷,则大军必自燕京出,所以二十年间,燕京一地的边兵,乃是庆国军方精锐中的精锐,与西凉地定州军,更北方沧州附近的北大营并称。

    燕京是庆国有史以来打下的最大城池,是庆帝武功的最佳佐证,所以朝廷对于此地向来极为用心,不仅在军事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政务上也特例相待,在燕京任职的文官,都上调半级品秩,甚至连六部衙门,在燕京城也专门备了分理署。

    如此的优渥待遇,人人都知道原因,因为此地往东便是东夷城,往北经沧州便是北齐,南庆意欲一统天下,燕京城一定会是大军攻势的发源地和前线大本营。

    庆帝为此事准备了三十年,自然将燕京经营的如铁桶一般,谁也不城内到底存贮了多少粮草兵器。

    如今燕京城地军方首脑是王志昆大都督,此人一向深得庆帝信任,庆历七年庆国内乱,燕京大营起了稳定江山地绝对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