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挥动着刀剑的时候,她才会忘记那些不愉快的过去。草原的环境,铁血的生涯,确实是让一个变得坚强地最好方法。
枢密院正使的小姐,掌管庆国兵马之人的女儿,居然会在最危险的边关与敌人正面交战,这大概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地情景。但也正因为这种戏剧性,叶灵儿现在收获的。不再仅仅是同情的眼光与流言碎语。而是尊重与敬惧。
范闲并不担心叶灵儿的安全,因为李弘成那小子。肯定不会让叶灵儿陷入死境之中,边关两方的民众,对于叶家都有一种天然的敬畏,而叶灵儿所领的骑兵,也一定是庆军精锐之中的精锐。
叶灵儿有七品地实力,足以自保,而最关键的是,这条忘却的道路是叶灵儿自己选择的,范闲极为尊敬这一点。
很辛苦地换取了出关的文书,被青州军方揪着耳朵,训斥了一番,又被无限恫吓了一番草原上那些胡人的危险性后,一脸无奈的沐风儿,终于办妥了一应手续。
货物被集中在青州司衙,出城入草原之时,再凭手中的路条去领取,这也是怕查货之后,有些人会暗中再作手脚。
挟带这种事情,不论在哪一个边关,都相当猖厥,甚至有些军官也会入些小股。只不过定州大将军府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青州孤悬草原边缘,生活苦不堪言,如果没有些外水儿,哪有军官愿意长年呆在这里。
当夜范闲一行人,便在一个大通铺里歇下,整个大房间里脚臭薰天,偏生又是夜寒入骨,范闲凭借着“特权”睡到了靠墙地位置,虽然此处最冷,但也是最清静。
沐风儿躺在他地身旁,连连轻声请罪,范闲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在所有人的眼中,他是天潢贵胄,可是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这两生曾经受过怎样地苦,论起吃苦这种事情,所有人都会低估他。
夜渐深了,大通铺的窗外传来几声极轻微的异动,一直未睡的沐风儿马上警醒了过来,准备通知小范大人,不料一转脸,便看见范闲那双明亮平静的眼眸,在夜里泛着光。
像狼一样。
二人悄悄起身,与监察院四处官员碰了个头,正是那名暗中送刀至京都的聪明人。在一个黑暗的院角里,范闲压低声音,向那名官员问道:“这种刀还有多少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