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官员,接受到了来自上峰的密令,不再回衙门办公,消失在了京都的人潮人海之中,隐藏着力量。维护着自己的安全,回到了他们最习惯的黑暗中。
共计六百余人,就这样消失不见,而这些监察院官员地失踪。便是对皇宫里贵人们最直接的威胁。
传闻中的太子登基大典,忽然没有了任何后续的消息。宫里虽然把消息看管的紧,但是逮捕了四十余名大臣入狱,如此惊天地事情,怎么可能一直隐瞒下去。
渐渐的,京都百姓们开始查觉到了事情的真相,知道皇宫里出了大乱子。百姓们没有力量去改变历史,而且至少在眼前。也没有这个勇气,他们只好被迫平静地面对着这一切,关闭了自己的商户,囤积了足够地精食,躲回了自己的寒舍,钻进了被窝,双手合什,祈求上天神庙能够快些解决掉这件事情。
不论谁当皇帝都好。但总要有个来当皇帝才是。
京都的大街呈现出前所未有肃然与荒凉。即便如今只是宵禁,可是大白天敢出门的市民已经不多了。
本来按照长公主计划。此时应该已经成为庆国新一任皇帝的太子,已经感觉到了民间的阵阵不安,如今的乱因还只是在京都内部蕴积,如果一旦传出京都,延至州郡,那庆国真要乱了。
所以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这一切,而要稳定,他必须找到范闲,杀死他。
太子看着身旁堆积如山地奏章,苦笑了一起,半晌说不出话来。只不过是三天时间,由庆国各郡各州呈上来的奏章,已经累积了一千七百多份。往日里这些奏章均由门下中书省的几位大学士参夺,重要事务交由陛下定夺,其余小件则分发至各部处理。
然而……如今的大学士们都在狱中,各部官员也陷入混乱之中,京都一片人心惶惶,朝政渐要不通,政务已经大乱。
取下小山最上面的几封奏章,太子略看了两眼,眼瞳渐渐迷茫起来。这几封奏章来的最晚,是除了东山路外另六路总督得知陛下遇刺消息后,发来的文书。
这几位总督说话虽然恭谨,但隐在字里行间的刀剑之意,却是十分明显。
太子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地想着,庆国地文臣们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有骨气了?他骤然想到天牢里地那几十名大臣,